摘要: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缓缓驶过观礼台。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缓缓驶过观礼台。
这款新型战略导弹的首次公开亮相,立即在全球军事观察家中引发热烈讨论。
图丨9月3日,阅兵式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
更令人震撼的是,官方解说词中明确表示这款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这句话通过央视直播瞬间传遍全世界,引发了对外战略层面的深入解读。
东风-5C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东风-5系列的最新改进型。该系列导弹的研制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
图丨1980年我国阅兵式东风-5导弹首次亮相
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成功进行了东风-5的全射程试验,导弹飞行29分57秒,跨越9070公里,精准命中南太平洋目标区。
从技术参数来看,东风-5C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和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
与前期型号相比,其最显著的变化是弹头部分采用了尖锐的气动外形设计,这与东风-5B的钝型分导式多弹头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图丨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东风-5B核导弹方队
军事专家张军社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意味着‘东风-5C’能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目标进行打击,不存在死角。”
这种全球覆盖能力意味着从中国本土发射,东风-5C能够覆盖全球任何地区,包括美国全境、欧洲、亚洲和非洲等所有战略目标。
射程保守估计超过13,000公里,部分资料显示其射程可达16,000公里,甚至国外媒体推测可能接近或达到20,000公里。
技术层面上,东风-5C最突出的突破是其分导式多弹头能力。根据公开资料,它可以携带多达10枚分导式核弹头。
这些弹头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分离,分别打击不同目标,每个弹头还能自主调整轨迹、打击顺序甚至时间差。
这些分导式弹头具有独立目标选择能力,可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大幅提高了打击灵活性和突防能力。
同时还具备打击时序调节功能,可灵活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增加了敌方反导系统的应对难度。
图丨国产洲际导弹试射现场
另一个重要技术突破是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的应用。这套系统通过上面级将弹头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部分轨道飞行后再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
这种飞行轨迹完全改变了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特性,使现有反导系统的预警和拦截变得极为困难。
FOBS技术并非全新概念,冷战期间美苏都曾研发类似技术,但1979年《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II》将其禁止。
中国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东风-6导弹也曾尝试类似技术,最终因技术限制下马。
图丨苏联第一款导弹苏-r
制导系统方面,东风-5C融合了惯性制导、星光制导技术,并结合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使其打击精度达到新的高度。
弹头还具备末端变轨机动和抛射假目标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拦截难度。导弹的飞行速度能达到几十马赫,现有反导系统连准备时间都被压缩到极限。
推进系统方面,东风-5C依然采用YF-20系列火箭发动机,但通过燃料添加剂改进和预包装技术,显著提升了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双组份的储存稳定性和腐蚀性控制。
图丨YF-20系列火箭发动机实拍
这意味着导弹可以长期保持在战备状态,随时能够发射。使用可储存液体燃料这一改进使得发射准备时间大幅缩短。
尽管液体燃料的维护较为麻烦,但燃烧比冲性能好,可为洲际导弹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东风-5C配备了高比冲液体火箭发动机,其比冲非常高,比相同状态的固体导弹推力大,具有天然的运载优势,能够将更多的载荷送到更远的地方。
关于突防能力,东风-5C采用了多种先进突防技术。包括诱饵弹头技术,更高的载荷能力使东风-5C能够装备更多的诱饵弹头,与真弹头混合使用,迷惑敌方反导系统。
还有高超音速机动变轨,分弹头可能已升级为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弹头,采用双锥体构型或乘波体滑翔构型,在大气层外剧烈机动变轨,极大提升突防能力。
以及多弹道选择,东风-5C可选择飞越北极或南极的弹道,甚至具备有限的轨道轰炸能力,增加了敌方预警系统的探测难度。
东风-5C的亮相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国防部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安全发展报告》中首次承认,此前对中国核力量发展的评估存在严重滞后。
图丨美国国防部总部大楼,又名“五角大楼”
不少军事专家坦言,知道中国军力已经很强大了,但没想到强大到这种程度,完全超出认知。根据五角大楼最新评估,解放军已经拥有超过600枚实战化核弹头,且绝大部分处于战备状态。
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000枚,直到2035年中国核武库的扩张才会告一段落。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日本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相关动向,但对中方举行阅兵的意图,日方不便评论。
图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
日本防卫省智库防卫研究所中国军事问题专家认为,东风-5C的列装标志着中国核威慑理念的转变。
以前中国的核力量更强调反击能力,现在则显示出主动威慑的态势。这种转变将对地区战略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东风-5C的列装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当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并加速部署全球反导系统时,这款武器以非对称手段重构了战略平衡。
其技术路径印证了中国战略武器发展的独特智慧,不盲目追求发动机推力等单项指标突破,而是通过弹道创新、材料改进和系统集成,实现整体性能的跃升。
图丨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
在核威慑战略中,东风-5C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东风-41等导弹共同构成我国核力量坚实支柱,二者相辅相成。
相比起东风-41等更先进和灵活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C才是真正的中国核保险。
一旦其他机动式弹道导弹遭到打击而无法使用,生存性更佳的东风-5C和巨浪-3将成为中国进行核反击的最后底牌。
这款导弹的存在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遏制战争。
图丨潜射洲际导弹(JL-3)是中国研制的海基战略核导弹
中国始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承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发展战略核力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核讹诈、核威胁,确保国家的安全,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同时确保有效的战略威慑,达到以武止戈、维护和平的目的。
参考资料:
1.《阅兵现场丨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2025-09-03 12:06:08 | 来源:新华社
2.《东风5C有多强?覆盖全球,可携带10枚分导弹头|大象夜读》2025-09-04 19:27 | 来源:大象新闻
3.《解码九三阅兵多个突破》2025-09-07 20:08 |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老王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