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风波起于罗永浩的视频。前几天罗永浩发视频,说去西贝吃“现炖羊肉”,等了半小时,上来是凉的,味道怪得没法吃。他对着镜头说,西贝打着“现做”的招牌,卖的却是预制菜,这是虚假宣传。视频一发布,网上立刻炸了——有网友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网友骂西贝“挂羊头卖狗
今日,《中国企业家》何伊凡朋友圈说,西贝贾国龙这两天收到几千条消息,朋友都劝他别硬刚。
但贾国龙偏不,说就算生意黄了,也要争个是非对错。
这场风波起于罗永浩的视频。前几天罗永浩发视频,说去西贝吃“现炖羊肉”,等了半小时,上来是凉的,味道怪得没法吃。他对着镜头说,西贝打着“现做”的招牌,卖的却是预制菜,这是虚假宣传。视频一发布,网上立刻炸了——有网友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网友骂西贝“挂羊头卖狗肉”,还有网友翻出西贝之前的“现做”宣传海报,说“这脸打得真响”。
贾国龙看到视频后,没想着解决问题,反而在朋友圈发了篇长文。他说罗永浩是“没事找事的键盘侠”,还强调西贝的预制菜符合国家规定,“比家里做的还干净”。可网友不买账,有人评论“你说符合规定,那为什么不写在菜单上?”有人直接骂“死不认错的样子真难看”。
西贝不是第一次被戳穿预制菜的事。去年有记者卧底西贝后厨,发现所谓的“手工面”是机器压的,“现熬奶茶”是用粉冲的,就连招牌的“现切牛肉”,也是冷冻了半个月的冻肉。当时西贝回应“这是半现做”,不算虚假宣传。可顾客不买账——菜单上写着“现做”,端上来的却是预制的,换谁都会觉得被骗。
还有西贝的价格,也成了吐槽点。一盘普通的“西贝面筋”要39块,一份“番茄炖牛腩”卖89块,比同档次的西北菜餐厅贵出三分之一。有顾客算过账:“同样的牛腩,在家做成本20块,西贝卖89,就因为挂了‘现做’的牌子?现在知道是预制的,感觉自己像个冤种。”
西贝的员工也有苦说不出。有服务员告诉记者,最近每天要接待十几位投诉的顾客,从早到晚解释“预制菜不是假的”,嗓子都哑了。可管理层反复强调:“不能承认有问题,不然咱们这么多年的‘现做’口碑就毁了。”
贾国龙的倔,其实藏着他的“底气”。他从内蒙古的小餐厅做起,20年前推着三轮车卖凉皮,一步步把西贝做成全国几百家店的连锁品牌,靠的就是“西北风味现做”的招牌。在他眼里,“现做”是西贝的根——要是承认预制菜有问题,等于砸了自己20年的心血。他甚至觉得,罗永浩的吐槽是“流量陷阱”——要是服软道歉,以后会有更多网红来找西贝的麻烦。
但他没读懂公众的情绪。顾客在意的从来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骗”的感觉。花高价买“现做”的体验,结果得到的是加热就能吃的预制菜,换谁都会生气。跟公众情绪对着干,只会把小事闹大。
有网友留言说:“要是我是贾老板,直接抱着罗永浩的大腿道歉,请他做西贝的‘品质监督官’,再在他直播间卖一波券——既挽回了口碑,又赚了流量,多好的机会啊!”我觉得这建议真聪明,可惜贾国龙没听进去。
现在西贝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差了。昨天全国门店收入少了200万,有的门店中午只坐了几桌客人,服务员站在门口都没活干。朋友劝贾国龙“服个软吧”,他却拍着桌子说:“我宁肯倒闭,也不向‘无理取闹’低头。”大家都在猜,这场“硬刚”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是西贝赢回口碑,还是彻底凉了?
我觉得贾国龙太拧了。做生意不是“争口气”,是“争人心”。顾客花了钱,要的是“物有所值”的踏实感,不是“我没错”的倔强。要是他能放下身段,承认“我们的预制菜没说清楚”,再推出“现做区”让顾客选择,甚至找罗永浩合作一把,说不定能把“危机”变成“转机”。可他偏要跟公众对着干,这口气争到了,生意没了,值得吗?
这事你怎么看?
来源:百花齐放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