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生死抉择的壮举》——品读胡世宗《敬献英雄的颂歌》有感 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3 05:20 2

摘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著名诗人胡世宗先生以“敬献英雄的颂歌”为题,从8月31日至9月9日,相继创作并发表了九首诗作。这些诗,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英雄的崇高礼赞,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

《壮士生死抉择的壮举》——品读胡世宗《敬献英雄的颂歌》有感(三)

引言: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著名诗人胡世宗先生以“敬献英雄的颂歌”为题,从8月31日至9月9日,相继创作并发表了九首诗作。这些诗,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英雄的崇高礼赞,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

这组作品选取了抗日战争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英雄人物与重大事件——赵一曼、杨靖宇、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历史的审判、黎明的窗帷、杨靖宇的“当品”、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用磅礴的气势描绘战役,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感染力完美融合。

细读这九首诗,我深切感受到:它们是一部浓缩的抗战史诗,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历程;它们是一组精神坐标,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它们更是一份历史答卷,回答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时代命题。

我在理解这组诗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前提下,为每首诗撰写了感言,力求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核与现实意义。九篇感言各成一体,又相互呼应,构成对“敬献英雄的颂歌”的粗浅解读。

从9月11日开始,每天发布一篇感想,并附胡世宗先生的诗作,愿这些文字,借助胡世宗先生诗作的影响力,成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2025年9月13日

胡世宗的《狼牙山五壮士》,绝非简单的事件复述,而是一场直抵灵魂的精神攀登。诗人以极具画面张力的笔触,将五位勇士推至命运的关键岔路口——一条路通往群众与主力的安全方向,另一条路则指向悬崖与绝境。在诗中,这一选择被升华成一场庄严的仪式:他们正正军帽、整整军衣,毅然走向绝壁。这不是被迫的退守,而是主动肩负的担当。

这份抉择,闪耀着三重夺目的光芒:

是对人民的赤诚守护——宁愿将自身置于险境,也要为群众与主力的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是对信念的坚定坚守——“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骨气”,以决绝姿态拒绝被俘,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

是对使命的彻底践行——以最小的代价牵制敌人,成功打乱其战斗部署,让“牵制”二字在生死考验中显出千钧重量。

诗中的对比极具冲击力:敌人的疯狂叫嚣与勇士的从容镇定、生的诱惑与死的抉择,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反复出现的“必败、必败、必败”,既是对侵略者的无情宣判,更是对“正义必胜”信念的铿锵宣言,在山谷间激荡起穿透时空的回响。

今天重读这首诗,我们望见的不只是五位烈士远去的背影,更是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它清晰地昭示:真正的英雄,并非不曾有过恐惧,而是在恐惧面前毅然选择了正义;并非没有退路可选,而是在有退路时坚定选择了担当——这,正是生死抉择中最震撼人心的壮举。

附: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敬献上英雄的颂歌(之三)

狼牙山五壮士

胡世宗

1941年9月24日,

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

冈村宁次这个著名的坏家伙,

调十万兵力,

“扫荡”我晋察冀根据地。

这天早上,

平原上弥漫着雾气,

三千五百个日伪军,

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

部队的紧急任务,

是掩护百姓和伤员转移。

日军用大炮轰,

用飞机炸,

气势汹汹猛烈攻击。

战士们在敌人必经的路上,

埋下一颗颗复仇的地雷,

敌人在慌忙逃跑的路上,

丢下了五十多具尸体。

激战中,

我七连受到重创,

多位战士英勇牺牲,

为了大部队安全转移,

班长马宝玉被留下,

率全班坚守阵地。

敌人一番番进攻,

马宝玉沉着应战,

等敌人走得很近了,

大家才一起射击,

手榴弹接二连三飞向敌群,

敌人一批批倒下,

却仍向山头紧逼。

敌人摸不清山上有多少“八路”,

打得这样凶,

这一定是八路军的主力!

马宝玉班果然拖住了敌人,

直到太阳落西,

这时,这时,

主力部队和群众,

已经转移完毕。

马宝玉下令:“撤!”

这个班才离开阵地。

他们走了不远,

就发现了问题:

向北的路,

是刚转移走的

乡亲们和部队的主力;

向南的路,

那是一条绝路,

通向棋盘陀,

走到头就是悬崖峭壁!

马宝玉毫不犹豫,

果断下令向南走,

五勇士横下一条心,

保证主力和群众的安全,

宁可牺牲自己。

五勇士果决向南,

边打边撤,

并故意暴露行迹。

敌人紧紧咬住不放,

他们欣喜,

他们着急,

他们一心想消灭我军的主力。

五勇士凭借险要地形,

打退敌人的多次攻击,

子弹和手榴弹打光了,

就搬石头,

身边的石头也用完了,

也真的到了这悬崖绝壁。

敌人发现他们没子弹了,

蜂拥着冲上来,

叽里呱啦地喊:

“抓活的!抓活的!”

面对拥上来的敌人,

马宝玉神情庄严,

他对身边的战士说: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是八路军战士,

我们有骨气,

我们就是死了,

也不能让敌人抓去!”

五勇士立即折断枪支,

从容而坚定地走向死地!

二十一岁的马宝玉正正军帽,

整整军衣,

大声高呼:

“同志们!

跟我来!

跟我跳下去!”

五勇士如飞流直下的瀑布,

跳下了悬崖,

跳下了深谷,

跳出了中国军人的

英勇和威武!

敌人追到了悬崖边,

这才恍然大悟,

动用飞机大炮,

耗费大量弹药,

死伤数百人,

原来追的只是几个

“顽固”和“狡猾”的“八路”!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迅速在全军全国传播,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

——三人壮烈殉国,

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

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

幸免于难,

得以存活。

五壮士的壮举,

给侵略者一个震慑: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中国人宁死也不会屈服,

入侵者必败!

必败、必败、必败!

中国的太阳

永远不会落!

来源:乐观的润无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