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医生劝冠心病病人:宁可多走,也别犯5种导致心梗的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01:54 1

摘要:天气一凉,门诊里胸口发闷、心慌气短的病人明显多了起来。尤其是有冠心病病史的老年人,像老李这样的,一个个脸色蜡黄、手脚冰凉,坐在诊室里一句话不说,眼神里全是“不妙”。

天气一凉,门诊里胸口发闷、心慌气短的病人明显多了起来。尤其是有冠心病病史的老年人,像老李这样的,一个个脸色蜡黄、手脚冰凉,坐在诊室里一句话不说,眼神里全是“不妙”。

我叹了口气,说:“你这个心肌缺血迹象太明显了,若再这么下去,离心梗(心脏供血严重不足,心肌局部坏死)就不远了。”

一到换季时节,心血管科医生的神经就跟天气一样紧绷。冷空气不只是让人感冒,它对血管的刺激,就像用冷水冲热玻璃,容易炸裂。冠心病人,不怕冷,就怕“错”——那些日常里看似无害、实则危险的生活习惯,就是心梗的“引线”。

有病可以慢慢调,但错一旦犯,可能就是猝死的前奏。这五种常见却致命的错误,宁可多走几步路、多费点劲,也绝不能犯。

错一:贪图“热气腾腾”的泡澡、桑拿

很多老年人喜欢在寒冷的天气里泡热水澡、蒸桑拿,觉得“出点汗通经活络”,但对冠心病人来说,这是拿命在“排毒”。

高温环境会让外周血管扩张,血压突然下降,心脏供血却没跟上节奏,就像一个快跑的人突然脚下一滑,摔得最重的,恰恰是心脏。研究显示,气温骤变时,心肌梗死的发作风险上升了30%以上

特别是泡澡时间一长,洗澡间门又关得严实,氧气浓度下降,心肌缺氧(心脏供氧不足)会悄无声息地发生。很多人就是在澡堂里突然倒下,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建议:冬天洗澡水温不超40℃,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桑拿不建议,尤其是血压不稳定、心绞痛频发的冠心病人,最好取消这项“享受”。

错二:早起空腹出门锻炼,尤其是快走、跑步

“医生,我每天早上六点就去公园快走,锻炼身体啊!”

听到这种话,我往往会提高音量:“你这是在锻炼心肌梗死的风险!”

清晨是一天中血压波动最大、心率最不稳定的时候,尤其是低温下,血管收缩更剧烈,血液黏稠度(就像水变成了糖浆)上升,心脏负担加重。研究指出,约40%的心梗发生在清晨6点到10点之间

有些人空腹出门,血糖过低,大脑和心脏同时“断粮”,这时候哪怕只是快走几步,都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

建议:早上锻炼尽量推迟到太阳升起后,吃点东西再出门;不追求速度与强度,走得微微出汗即可

错三:血压、血脂波动大,却自作主张减药或停药

老王是个典型例子。觉得自己“最近挺精神”,就把降压药和他那颗每天吃的“保护心脏”的药给停了。结果三天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做了支架手术。

冠心病人最怕的不是药吃得多,而是药没吃到位。血压、血脂、血糖,这“三高”就是心梗的燃料,一旦控制不好,心脏就是等着“被点燃”的那块干柴。

很多人以为偶尔血压低一点,药就可以停,其实不然。稳定期(病情控制较平稳阶段)并不代表可以“断药”,而是说明药物正在起效。

建议:任何药物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轻信“药伤肝肾”的传言,真正伤身的是心梗,不是药。

错四:情绪激动、劳累过度,还硬撑着“没事”

前不久一个60多岁的阿姨,家里准备婚礼,忙前忙后几天没合眼。婚礼当天,她扛着喜糖袋子走了几步,突然捂胸口倒地。医院抢救回来后,她才说:“我那几天,一激动就觉得心口像被针扎。”

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都是心梗的高危诱因。研究证实,重大情绪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心梗发作风险增加21倍交感神经兴奋(身体进入“备战”状态)会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供氧需求猛增,但血管偏偏因为压力收缩得更紧,供不上去,就容易“憋炸”。

建议:冠心病人要学会拒绝、不逞强;遇事缓一缓,心口有异样,哪怕只是闷闷的,也要及时就诊

错五:天冷后就宅家不动,怕冷反而冻出事

“天冷了,我就在家待着,哪儿也不去。”很多老年病人这么说的时候,我一边点头,一边心里紧张。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让血液循环变慢,血栓风险直线上升。尤其是腿部深静脉血栓,像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脱落、跑到肺里或心脏,引发肺栓塞冠状动脉堵塞(血管突然被血栓堵住),后果极其严重。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视:人在寒冷中越不动,身体越会为了保温而收缩血管,这反而加重心脏负担。你以为自己“保命”,实则是“自冻心肌”。

建议:哪怕在家,也要定时活动,轻柔地踱步、拉伸,促进血液流动;坐久了站起来活动5分钟,睡觉前也做点缓和动作

写在最后的一句“唠叨”

心梗从不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是无数个生活细节的“积累性爆发”。气温下降只是外在诱因,真正的“导火索”,往往藏在我们一点点忽视的“错”里。

别再说“没事”“我还能撑”,心脏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出事。宁可多走几步,多动一会,多测一次血压,也别让遗憾来得猝不及防。

这个冬天,请你对自己好一点,尤其是对那颗已经辛苦了几十年的心脏,别再逼它超负荷运转。它已经为你搏动了几千万次,真的配得上你的一点警觉和温柔。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玉蛟.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5):421-426.

[2]李靖宇.寒冷环境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3):201-206.

[3]王慧.高血脂与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3,39(9):788-792.

来源:任医生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