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自行步入急诊时的相对平稳,到病恹恹躺在病床上的虚弱不堪,50岁的姚先生(化名)经历了一场“断崖式”病情恶化。这场毫无预兆的急变,像一把猝不及防的“枷锁”,瞬间困住了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子宸 通讯员 张冰清
入院不足6小时,突然无法排尿;短短12小时内,双腿彻底失去知觉!
从自行步入急诊时的相对平稳,到病恹恹躺在病床上的虚弱不堪,50岁的姚先生(化名)经历了一场“断崖式”病情恶化。这场毫无预兆的急变,像一把猝不及防的“枷锁”,瞬间困住了他。
面对如此凶险且进展迅猛的病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迅速集结多学科团队。医生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准的判断能力,在复杂的症状迷雾中抽丝剥茧,一步步逼近病因核心,最终揪出了隐藏在奇怪症状背后的“真凶”,成功将姚先生从病情恶化的深渊中拉回,为他守住了生命的希望。
几小时内病情急速恶化,全家陷入极度恐慌
50岁的姚先生(化名)是家里的顶梁柱,一直身体健朗。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那是一个周六,姚先生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急诊。彼时姚先生刚刚从外院出院2天,但回到家后,他仍然发热、咳嗽,并伴有高热和背部不适。家人担心情况严重,劝他再到医院就诊。抵达绍兴院区急诊后,肝病感染科陈盼盼医师会诊,以“发热待查”收住入院。
图片由传播大脑AI生成
然而,没过多久,令人揪心的事情发生了——入院不到6小时,姚先生突然无法排尿;不到12小时,他的双腿失去了知觉,无法动弹!此外,他还出现精神虚弱、声音嘶哑的情况。这突如其来的病情恶化,让全家人都陷入极度恐慌。
主管医生张俊丽和陈盼盼立即再次评估病情:精神萎靡,声音嘶哑,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肌力仅1级,四肢肌张力降低,右侧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双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双下肢异常感觉,双下肢振动觉减退,感觉异常平面平对T8水平。张俊丽主任医师立刻与陈盼盼医师讨论:“考虑脊髓神经累及?”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终身截瘫
面对如此复杂、危重且恶化速度很快的病情,时间就是生命!张俊丽医师迅速组织了线上、线下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肝病感染科、神经内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医师团队共同对姚先生的病情开展会诊。
胸部CT提示肺炎,痰的病原学(tNGS)提示肺炎支原体;放射科虞晓菁副主任医师、王悦加班加点完成了脊椎MR,发现脊髓异常;感染科同时安排腰穿,发现脑脊液也有问题。经过对姚先生病史、症状、体征和各检查报告的反复讨论和综合分析,最终确诊为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重症肺炎以及继发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情进展极快,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终身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张医师介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较为罕见,常累及脑和脊髓,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年人也有可能患病。它常在感染后发病,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也可能与疫苗接种有关。患者起病急骤,症状多样,常见的有发热、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大小便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多学科协作创造奇迹,新生儿般重新学会走路
不到24小时,医生们就快速明确了疾病诊断。感染科在多院区展开了激烈的科内讨论:是感染性脑脊髓膜炎?还是感染性合并免疫性?严重感染下要不要激素冲击?于是再次召集院内多学科联合诊疗。
神经内科李文玉、金博副主任医师认为需要大量的激素治疗。但与此同时,患者感染很重,激素可能加重感染的播散。病情的迅速恶化、文献报道的预后不乐观,都让医疗抉择又变得异常艰难。每一秒钟,都让感染科团队觉得度日如年,不停查阅文献、反复讨论,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限。最终,张俊丽医师决定采用激素冲击,同时制定合适的抗感染方案,并请康复医学科协助。
此后每天查房,姚先生都会焦急地问:“医生,我还会不会好,我还能不能站起来,我要终身插导尿管了吗?”张俊丽医师总是坚定地回答:“我的期待不比你小,信心很重要,你一定要坚持每天腿部运动。”第三天,姚先生激动地说:“医生,我的腿有一点感觉了!”第四天,姚先生的右腿竟能轻微活动。“仿佛在看刚出生的小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惊喜,他也是我见过最乐观的人。”张医师感慨。
医院供图,出院前姚先生和家人向感染科医师团队送上锦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姚先生的肺部炎症、炎症指标和脑脊液逐渐好转。最令人欣喜的是,在拔除导尿管后,他恢复了自主排尿,双下肢肌力也在逐步恢复。这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中,堪称奇迹。
出院那天,姚先生和家人非常激动:“医生,谢谢你们让我重新站起来了!”。过去大半年,姚先生来绍兴院区复诊,此时的他已经停药许久,生活也恢复了正常。看到他走出诊室的矫健身影,张俊丽医师深感欣慰。一个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与康复,凝聚着医生团队在巨大压力下的坚守与担当。它不仅展现了医学的力量与生命的奇迹,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生死关头的团结与无畏。
张医师提醒,预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关键在于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在感染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