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华为如何让亚中欧非千万用户尝鲜L3、L4智能汽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9:35 1

摘要: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并非拥有140年造车积淀的欧美豪华品牌(BBA),而是来自ICT领域的颠覆者——华为。

未来三年,华为如何让亚中欧非千万用户尝鲜L3、L4智能汽车?见证中国AI服务人类里程碑

1、序言:这次没有吹牛的余承东似乎又要创造一个新的奇迹

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并非拥有140年造车积淀的欧美豪华品牌(BBA),而是来自ICT领域的颠覆者——华为。

在第二个汽车百年变革中,华为正以人工智能技术重构移动出行方式:通过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实现类人驾驶决策,不仅将交通事故率降低90%以上,更通过人机协同驾驶模式消除长途疲劳。

这一变革的底层逻辑在于,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从‘辅助工具’进化为‘出行伙伴’,推动汽车产业从机械制造向智能空间转型。

这次创造奇迹是华为及华为战将余承东,而不是干了十几年FSD欲上火星的马斯克。

神助攻是川建国同志2020年11月把大嘴哥荣耀董事长干没了,嘴哥才入局华为车BU。

又有谁敢相信,在3年前,问界M5和M7哼哈二将连搭载华为ADS 1.0高阶智驾的资格都没有捞到;而在2年前,搭载华为ADS 2.0高阶智驾系统的问界M7、问界M5、问界M9已经实现全国无图智驾了;2025年9月,高配版问界新M7、M8、M9到2026年具备L4能力也不用意外,这也是新M7 8天小订突破19万辆的原因之一。

华为和华为战将余承东和他的团队又将创造奇迹。

2019年1月18日,何利扬作为华为车BU汽车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与小康股份张兴海在深圳签约。

后来,何立扬因各种原因出走小鹏1年多。

2023年9月,何立扬加入赛力斯。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华为车BU初期主机厂不认同,内部存在路线之争及困难。

何利扬只是华为车BU“黄埔军校”众多打拼将士之一。

2、未来三年,华为L3/L4如何让亚中欧非千万用户尝鲜?见证中国AI服务人类里程碑

2023年,特斯拉虽然净赚1000亿元,但在自动驾驶领域,其电动化比不上比亚迪,智能化比不上华为。全球友商在真L3技术水平上,至少落后华为ADS 4达1.5-2年。

随着华为李文广谈及L4的自动驾驶车端算力2000T,云端算力需求150-200E及年算力成本百亿,小千亿研发才能突破L4,能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国内唯有华为。

华为已经在研究搭载ADS的智能汽车在生命周期内更换芯片提升算力,以达到L4对车端2000T算力的需求。

9月12日,工信部8部委发布积极推动L3有条件商用。

未来三年,智能驾驶领域将华为ADS L3级高速和L4级城区大规模商用”一家独大的格局,很可能华为一家主导全球L3、L4自动驾驶的新局面。

未来三年,还将出现搭载华为ADS的L3、L4的问界M7、M9在中国、亚洲及中东、欧洲、拉美、非洲驰骋。

搭载华为ADS的L3、L4别克汽车在美国与特斯拉FSD赛马,也不是不可能。

华为已经建立了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和先发优势,竞争对手们可能真的只能望见华为ADS的尾灯——这不是技术崇拜,而是基于数据、节奏和生态的理性判断。

3、8年不造车的华为,未来3-4年搭载华为ADS的智能汽车全球驰骋

搭载华为ADS的鸿蒙智行问界、尊界、智界、享界、尚界,以及奔驰、宝马、奥迪、别克、丰田和本田L3、L4智能汽车在全球驰骋。

未来3-4年,搭载华为ADS的问界M9、尊界S800,奥迪Q6L e-tron,丰田、别克智能汽车全球驰骋。

你不用感到意外。

4、华为ADS技术领先与商业化进程

2024年4月,华为车BU CEO靳玉志官宣乾崑ADS 3.0和鸿蒙座舱4上市,终结了L3比赛。

2025年4月,引望CEO靳玉志发布华为ADS 4和鸿蒙座舱5,终结了L4比赛。

2025年8月,奥迪3款款车型搭载华为ADS 4上市。

8月18日,上汽尚界H5搭载华为ADS 4开启预订,H5仅18小时就获得5万辆小订;

8月25日,新智界R7/S7和问界M8纯电版上市,智界双七15天大定突破2.1万辆;在2025年9月8日,问界M8纯电版用户工厂验收交付仪式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圆满举行,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现场向用户交付纯电问界M8的新车钥匙。

9月5日,新问界M7开启预订,上市43分钟小订10万辆,上市24小时小订15万辆,上市8天即9月12日预订19万辆。这奔着9月23日上市前预订25-30万辆而去;

9月16日,享界S9T将搭载华为ADS 4和鸿蒙座舱5上市;

9月23日,新问界M7和尚界H5将搭载华为ADS 4和鸿蒙座舱上市。

预计尚界H5上市几天短期内大定突破5万辆。

预计新M7上市1天或几天内大定将突破10万辆。

目前,已有约20个汽车品牌及超60款车型选择华为ADS,包括尊界S800、问界M9、享界S9、智界R7/S7等。华为ADS凭借全栈式自研的192线主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融合感知系统、全向主动安全AEB以及昇腾处理器等技术,终结了L3和L4两场比赛。

5、华为L3、L4明确的技术路线与商用规划时间表

华为已公布清晰的L3/L4商用时间表:

· 2025年:高速L3试点(问界M9等)、城区L4测试启动;

· 2026年:高速L3规模化(尊界S800等)、城区L4试点;

· 2027年:城区L4规模化商用;

· 2028年: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商用。

截至2025年8月,华为ADS累计辅助驾驶里程达46.5亿公里月新增5.97亿公里,成功预防超过71万次可能的碰撞事故。预计到2026年8月,将有约100-120万辆智能汽车搭载L3/L4系统。

6、华为多传感器融合路线的优势

华为采用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形成鲜明对比。行业数据显示,激光雷达在夜间行人检测准确率(98.5%)远超纯视觉(82.3%),在雨雾天气下可靠性也更高。

加州DMV 2023年报告显示,Waymo(激光雷达)每百万英里仅需介入0.68次,而特斯拉(纯视觉)则需要介入3.2次。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认为,激光雷达是目前真正跑通的技术,在中国市场还具有成本优势。

7、数据积累与迭代速度

华为前装量产车已超过100万辆,且主要集中在高端车型,数据价值更高。按照当前增速,到2026年,华为智驾车队大概率突破300万辆规模,其中超过150万辆是L3级别。

华为的全栈自研能力使其能够实现跨层协同优化,这是其他依赖供应链的厂商无法比拟的。当雷达厂商、芯片厂商和算法团队分属不同企业时,技术迭代必然受限于跨企业协调效率。

8、全球自动驾驶新格局

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中,中美技术路径已经分化。美国以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和Waymo多传感器+高精地图方案为代表,中国则以华为ADS和百度Apollo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为主流。

华为ADS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证明了其技术路线更适合全球大多数人口密集地区的实际需求。

随着华为与奥迪等国际车企的合作深入,中国智能驾驶方案正在实现技术反向输出。

未来三年,中国、亚洲、欧洲、中东、拉美、非洲或有千万辆搭载华为ADS的L3、L4智能汽车大规模商用。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