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会场人头攒动,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医药主题活动展区成了不少人观展打卡的“第一站”:个性化中医减重智能四诊仪、能自动循经护穴的机器人、24 节气养生趣味打卡点等,均展现着中医药传承创新活力。
9月1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会场人头攒动,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医药主题活动展区成了不少人观展打卡的“第一站”:个性化中医减重智能四诊仪、能自动循经护穴的机器人、24 节气养生趣味打卡点等,均展现着中医药传承创新活力。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作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北京已形成一套可推广的发展经验,推动中医药“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罗增刚介绍,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中医医疗机构已达1340家,拥有13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成3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并支持多家医院在德国、新加坡等国设立分支机构。北京通过服贸会等多类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和服务“出海”,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活动展区。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北京还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与中医药服务推广相结合。北京中医药健康旅游入选了国家文旅部“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活动,先后推出了六批57家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3条中医药养生旅游路线、两批共计40个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
服贸会上,中医药展区聚焦数智化、国际化、产业融合化及生活化四大维度,集中展现中医药创新发展成果。活动还注重中医药生活化,设置 24 节气养生趣味打卡点,可体验节气养生、时令药膳,推出融合名医与道地药材元素文创产品;编制中英对照 “北京中医药服务名录”,方便国际友人体验。
“目前,中医药已推广到196个国家和地区,在29个国家和地区立法,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保,与5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当局和国际组织签署了86项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日中医药健康协会副会长马骥说,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数百个中医药机构,11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批准使用针灸,中医药逐渐进入国外卫生保健体系,规模不断扩大。
马骥表示,“我们兴奋地看到,中医药人才队伍中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外面孔,不少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在一个个穴位的辨识中,在一次次脉象的触摸中,感受着鲜活、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化。”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