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融融,我今年6月的体检结果写着转氨酶升高、中度脂肪肝,应该怎么治?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位合适的医生?”在北京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馆国家人工智能中试基地的互动体验专区,一位参展观众正站在通体紫色、身穿白大褂的全息数字人“融融”面前询问,附近还有不少参观者驻足
“你好融融,我今年6月的体检结果写着转氨酶升高、中度脂肪肝,应该怎么治?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位合适的医生?”在北京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馆国家人工智能中试基地的互动体验专区,一位参展观众正站在通体紫色、身穿白大褂的全息数字人“融融”面前询问,附近还有不少参观者驻足围观。
全息数字人“融融”。田雨汀摄
“‘融融’虽然在全息屏幕里,但它可是‘小身材大能量’。”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工作人员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融融”数字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团队研发的“AI(人工智能)肝胆超级医生智能体”。
肝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50%。然而,肝脏的解剖结构错综复杂、生理功能近600种,且病变高度个体化,传统诊疗模式已难以应对患者需求。
此前,董家鸿院士团队曾提出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和范式,即在肝脏手术中遵循最大化病灶清除、最优化器官保护、最小化创伤侵袭三大原则,确保手术安全、高效、微创。现在,团队将30年的肝胆诊疗经验转化为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开发出AI肝胆超级医生智能体、数字人“融融”。“融融”由一个可与患者交互的AI机器人和两个分别用于肝脏疾病诊断、手术方案辅助制订的AI系统组成。
“‘融融’学习了超过10万份肝胆疾病病例,涵盖脂肪肝、乙肝、肝硬化、肝癌等全病种诊疗数据。”工作人员介绍,“AI超级肝胆医生融融”的核心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智能筛查评估,包括肝癌风险分层、钇90治疗适应证判断等,这些原本需要专科医生的工作,现在仅一个AI就能快速完成;二是慢病全程管理,可为乙肝、脂肪肝等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三是分级诊疗支撑,实现社区初诊、精准转诊、康复回归社区的闭环管理,通过AI赋能,将高质量肝病诊疗服务下沉基层。
目前,“融融”数字人已经在清华长庚医院肝胆中心门诊启用,未来将在北京市昌平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部署。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