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预制菜话题因一场网红主播与餐饮行业人士的公开论战,再次成为全网热议焦点。一边是曾靠直播还债出圈的罗永浩,一边是深耕餐饮30年的行业老兵,双方围绕“预制菜定义”“消费者知情权”展开的交锋,不仅暴露了当下餐饮行业的认知分歧,更让即将出台的预制菜国标提前进入公
近期,预制菜话题因一场网红主播与餐饮行业人士的公开论战,再次成为全网热议焦点。一边是曾靠直播还债出圈的罗永浩,一边是深耕餐饮30年的行业老兵,双方围绕“预制菜定义”“消费者知情权”展开的交锋,不仅暴露了当下餐饮行业的认知分歧,更让即将出台的预制菜国标提前进入公众视野。
事情的导火索始于9月12日晚8点,罗永浩在其直播间开启“重捶西贝”模式,当时直播间在线人数超10万,他接连抛出“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等评价,同时晒出疑似西贝店内使用预制菜包装产品的图片——去骨黄花鱼柳、儿童餐牛肉酱等产品均标注18个月不等的保质期。不过罗永浩也明确立场:“不反对预制菜,只是推动预制菜进餐馆这件事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有知情权。”他还以老乡鸡为例,称赞其明确标注“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的餐品加工等级,随后“老乡鸡躺赢”词条冲上热搜。截至相关报道发布,西贝始终未对罗永浩的质疑公开回应。
仅隔一天,9月13日晚7点多,新辣道创始人、信良记董事长李剑就在个人视频号开启直播,公开叫板罗永浩,还抛出20万元悬赏:“中国境内有营业执照的连锁餐饮企业,只要能证明自己没用到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或者被罗永浩、媒体证明存在这样的餐馆,我就给20万元。”这场“隔空对战”颇具戏剧性——李剑坦言自己是罗永浩的朋友,双方有过深度合作,罗永浩首场直播销量第一的信良记小龙虾就出自他之手,但即便如此,他仍选择“趟浑水”,称“求真比私利重要,表达比沉默重要”。
作为深耕餐饮全链条的从业者,李剑的核心观点很明确:反对罗永浩模糊“预制菜”定义,认为其引导消费者“迷信现炒更健康”存在偏差。他在直播中指出,罗永浩的逻辑是“只要用冷冻原料,通通算预制菜”,比如将餐厅使用的冷冻鸡块、鳕鱼块归为预制菜,但忽略了现代冷冻技术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大家不该纠结是预制菜还是非预制菜,该关注冷冻原料和鲜肉相比,哪个更安全、健康、美味、实惠。”李剑还提到,小餐馆的鲜鱼鲜肉可能存在抗生素滥用、农药残留等问题,而符合国标的冷冻原料反而更有保障,同时质疑罗永浩“懂互联网,身边应有食品科学家朋友,却在百万观众面前误导产业和消费者”。
针对罗永浩“让餐馆标注预制菜”的主张,李剑认为这是在“逼迫企业贴负面标签”。他用“臭流氓”的定义类比,称现在消费者心中“预制菜”几乎等同于“垃圾、不健康”,但行业内既有优质冷冻原料做的预制菜,也有低劣原料的产品,罗永浩要求全部公示,会让企业陷入“不敢承认或说谎”的困境。他还举例:“哪家餐馆不用带添加剂的调味料?酱油有色素、味精有谷氨酸钠,若都标注,大部分菜都得标化学名词,这是利用消费者对化学名词的恐惧误导判断。”
期间,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罗永浩晒出的儿童餐牛肉包配料表分析称,表面看添加剂不多,关键问题可能在保质期过长;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此前也提到,“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净菜也是预制的一种”,并强调按国家规定,西贝没有一道菜是“成品预制菜”(中央厨房做好仅需加热的菜品),这与罗永浩“西贝用预制菜”的说法形成对立,双方分歧的核心恰是“预制菜缺乏统一标准”。
9月13日晚23点52分,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表示期待预制菜相关国家法规尽快出台,“要忙正事,已耽误一些工作”。此时,另一关键信息浮出——据第一财经报道,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很快将有国家级定义,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或被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这场论战引发的网友讨论多达上千条,观点鲜明且理性。支持罗永浩的网友占比不低,“AAVT-7”直言:“人家不是反对预制菜,是要消费者知情权,还有预制菜卖现炒的价格不合适。”“洋洋看世界”提到:“新华社定调了,餐厅该推广预制菜明确标识,这是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回归,罗总赢麻了。”“镜台47159794”补充:“老罗没说不让卖预制菜,是你是预制菜就标明白,让消费者选,而且价格要合理,一个馒头卖21块就太黑了。”
质疑或反对李剑的网友则多认为他在“偷换概念、为自己生意辩解”。“聪明的百香果AhH”称:“这是典型的坏老板,偷换概念祸害消费者。”“大马哈羊羊”分析:“李剑做预制菜生意,肯定着急,预制菜有合适市场,但餐馆必须公开,喜欢的捧场,爱现炒的选现炒,不是绑着行业教育消费者。”还有网友直接表示会避开信良记,“平原林狼”说:“谢谢李剑总,信良记也不能去吃了!”“聆听的海shen”也留言:“信良记…记住了!以后必须避开!”“幸运小羊tWX”则简单直接:“又来一个记下了,再见了。”
也有网友提到“无冷冻无添加剂餐馆”的存在,“星辰6479276”说:“你要赔死,小餐馆家常菜都是普通鲜菜。”“一个人快乐吗”则问:“怎么联系这个老板?我师傅的餐馆连嫩肉粉都不用,12张台。”还有网友关注预制菜的品质,“指易行难”说:“肯德基、麦当劳是半预制菜,但起码不用半年前的鸡腿、牛肉饼吧。”“浮世繁华梦一场bo”则表示:“不想吃防腐剂就去小餐馆。”“维.”分享:“新疆农村烤肉摊,现宰现烤,就用辣子面、孜然、盐,完美!”
这场论战本质是行业标准缺失下的认知碰撞。罗永浩推动的“知情权”切中消费者痛点,李剑关注的“食品安全与行业现实”也有合理之处,而即将出台的国标将是破局关键——明确“预制菜”定义后,企业有准则可依,消费者有判断依据,无需再为“鲜冻”“是否预制”纠结。最终,透明的标注、可控的品质、合理的价格,才是平衡企业利益与消费者需求的核心,这也是整个餐饮行业需要共同推进的方向。
来源:老胡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