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埃罗省的灌木丛中,研究人员正在捕捉小鸟取样。只见一只羽毛黄、翅膀黑的“大山雀”被鸟类学家克里斯托夫·德·弗朗切斯基牢牢握在左手中。他轻轻一吹,随即在鸟的腹股沟处扎针,取出几滴血,滴在滤纸上。
巴黎9月14日(小新)这种越来越常见、偶尔致命的病毒天然存在于许多鸟类体内。在埃罗省,一项研究正通过野外采样,试图更好地了解哪些鸟类是主要宿主。
在埃罗省的灌木丛中,研究人员正在捕捉小鸟取样。只见一只羽毛黄、翅膀黑的“大山雀”被鸟类学家克里斯托夫·德·弗朗切斯基牢牢握在左手中。他轻轻一吹,随即在鸟的腹股沟处扎针,取出几滴血,滴在滤纸上。
附近的鸟网里,已经挂上了麻雀、知更鸟等小型鸟类。研究员笑称:“这就像圣诞节,永远不知道会捉到什么。” 每只鸟体重不过十几克,却要在几分钟内完成称重、采血和粪便采样,然后重新放归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检测它们是否带有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 一种在欧洲人类感染病例越来越多的病毒。
根据法国公共卫生署9月10日的最新数据,今年法国本土已确认23例感染病例。意大利的情况更为严重,已有近30人死亡。蒙彼利埃大学病毒学教授雅尼克·西莫南警告说:“受气候变化影响,疫情区域将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将增加。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会幸免。”
气温升高助长蚊虫传播
西尼罗河病毒的天然宿主是鸟类。当常见的库蚊叮咬受感染的鸟后,会成为病毒携带者,继而在人类身上造成感染。气候变暖让蚊虫繁殖更为活跃。
虽然人体血液中的病毒载量不足以继续传染他人(极少数输血例外),但感染风险仍然存在。约80%的患者无症状,但部分人会出现高烧、头痛和肌肉疼痛。如果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死亡。
西莫南解释说:“西尼罗河病毒最初由候鸟带入,再传给本地鸟类。黑鸫常因感染死亡,但其他许多物种可能无症状携带。我们还不清楚究竟是哪些鸟类。” 这正是他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展开研究的核心。
野外监测:鸟类是气候与健康的“哨兵”
研究人员利用鸟网在城市和乡村捕捉鸟类进行检测。“我们经过训练,尽量减少对鸟类的痛苦,而且绝不会为了兴趣而捕鸟。” 弗朗切斯基说。他已为该项目完成了超过200次采样。
初步结果显示,大山雀、麻雀和燕子似乎是病毒的“偏爱对象”。西莫南指出:“我们当然不会杀掉这些鸟,而是通过研究来更好地了解病毒传播链,并改进对公众的预防宣传。”
至于是否可以像对抗登革热、基孔肯雅病那样,用杀虫剂消灭传播媒介?他直言:“西尼罗河病毒不同,因为它始终存在于动物宿主中,单靠杀蚊无法根除。”
独立鸟类学家斯特凡补充道:“鸟类是气候与环境的真正哨兵。例如,它们常被渔船吸引,通过安装GPS标签还能帮助发现非法捕捞。”
来源:旅法华人战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