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卷文徵明这幅纵158厘米、横71.5厘米的行草轴,墨色流转间,既有文人的清雅风骨,又藏着对往昔朝堂岁月的深切怀思。此作书其《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之二,诗与书相融,堪称明代行草艺术的典范。
展卷文徵明这幅纵158厘米、横71.5厘米的行草轴,墨色流转间,既有文人的清雅风骨,又藏着对往昔朝堂岁月的深切怀思。此作书其《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之二,诗与书相融,堪称明代行草艺术的典范。
从笔法来看,文徵明笔下线条刚柔相济,提按转折间尽显功力。“紫殿东头”四字起笔沉稳,笔锋藏露得当;“走马归”三字连带自然,似有疾风过境的畅快,却又不失章法。字形大小错落,如“玉珮”“宫花”等词,笔墨轻盈,暗合诗中雅致场景;而“五云回首”“双龙傍辇”等句,笔力渐重,尽显追忆时的庄重感。
诗中“每悬玉珮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勾勒出昔日任职宫廷的鲜活画面;“此日香炉违伏枕,空吟高阁霭余辉”,又转为当下闲居的怅惘。文徵明以行草书写,将诗中的时空转换与情感起伏,化作笔墨的节奏变化,让观者在赏字之余,更能共情诗人的故朝之思。整幅作品布局疏朗有致,墨色浓淡相宜,既见二王遗韵,又具文氏自家风貌,是诗、书、情完美融合的佳作。
释文
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著尚方衣。每悬玉珮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
此日香炉违伏枕,空吟高阁霭余辉。五云回首沧江远,犹记双龙傍辇飞。
徵明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