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周是“9·15”中国减盐周。在这一周,集中向公众宣传合理用盐知识,指导家庭合理用盐、科学控盐、正确减盐。购买食品时正确认读营养标签、科学选购低盐产品,推广家庭控盐技巧与适宜工具,培养家庭低盐饮食习惯,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以减盐带
盐是烹饪中的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被誉为“百味之首”。然而,过多的盐摄入并不有利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建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盐量应有所控制:2至3岁的幼儿不宜超过2克,4至6岁的幼儿不宜超过3克,7至10岁的儿童不宜超过4克,而11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则应控制在5克以内。那么5克盐大约是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的1啤酒瓶盖或半矿泉水瓶盖,食品标签中的2000毫克钠。
食盐过量摄入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摄入高盐饮食的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患上了高血压。高血压这一“无声杀手”,若长期存在将显著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病概率。同时,高盐摄入还会加大慢性肾病、骨质疏松、胃癌以及老年人认知障碍等疾病的风险。
1.减盐策略。在挑选食材时,应优先选择新鲜肉类、蛋类、蔬菜以及水果。学会看食品标签,对于预包装食品和含“隐形盐”的调味品,如酱油、豆瓣酱、鸡精和沙拉酱等,建议选购“钠”含量较低的产品。同时应减少摄入酱腌菜、腌腊肉制品、蜜饯等高盐食品以及含盐量过高的零食。当购买预制菜时,推荐选择采用低盐烹饪方式制作的菜肴。
2.烹饪中的减盐技巧。在烹饪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盐的使用量。可以通过使用香料、香草等调味品来替代部分盐,以降低菜肴的咸度。同时,合理利用食材本身的味道,如蔬菜的清新、肉类的鲜美,来减少对盐的依赖。
(1)利用减盐工具:家中准备定量盐勺和盐罐,烹饪时利用这些工具精确控制盐的添加量。
(2)合理搭配食材:多选用天然、新鲜的食材,并优化搭配,充分利用食材的自然风味,从而减少盐的过多摄入。处理食材时尽量避免腌制,烹饪富含钠的食物如海产品时减少盐的添加。
(3)优化烹饪方式:推荐采用蒸煮的方式,减少红烧、酱爆等重口味烹饪方式;在菜肴即将出锅时放盐,以控制总盐量;为婴幼儿单独制作辅食。
(4)巧妙运用调味料:充分利用葱、姜、蒜、辣椒、柠檬、香菜等调味料的独特风味。
3.外卖食品注意事项。在点外卖时,主动要求减少盐的添加;优先选择蒸煮、清炒等健康烹饪方式制作的菜品;多挑选菜单上标有“少盐”或“低盐”的菜品。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盐的摄入量,知晓食盐来源,全面减少摄入;培养清淡口味,逐步分类推进;家庭主厨坚持实践,家庭全员参与,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护航。减盐一小步,健康一大步,共同迈向更健康的生活!
来源: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