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恐怖组织缔造者--本.拉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0:59 1

摘要:他的父亲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是个从也门移民过来的建筑大亨,通过承接沙特王室的各种工程项目,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亿万富翁。家里孩子多得惊人,总共52个,本·拉登排行第17。他的母亲是父亲的第十任妻子,来自叙利亚。

1957年3月10日,本·拉登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

他的父亲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是个从也门移民过来的建筑大亨,通过承接沙特王室的各种工程项目,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亿万富翁。家里孩子多得惊人,总共52个,本·拉登排行第17。他的母亲是父亲的第十任妻子,来自叙利亚。

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婚了,母亲再婚后,他跟着继父和几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一起长大。家里环境优渥,但宗教氛围浓厚,他从小就接受伊斯兰教的教育。

1967年9月3日,父亲在沙特西部山区的一场飞机事故中丧生,那时本·拉登才10岁。这件事对家庭影响很大,财产分配成了焦点,但他继承了一部分遗产,大概几百万美元。这些钱后来成了他从事各种活动的资金来源。

青少年时期,他上的是吉达的阿尔萨格尔模范学校,那是个精英学校,注重宗教和学术教育。他身高1.9米左右,瘦高个子,在学校里以快速心算出名,但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

1970年代后期,他进入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一些激进思想,比如穆斯林兄弟会的领袖赛义德·库特布的作品,还有导师阿卜杜拉·阿扎姆的影响,这些都让他开始质疑西方影响和沙特政府的亲美政策。他没拿到学位,就在中途辍学了。

1974年,17岁的他娶了第一任妻子纳吉瓦·加内姆,她是他的表妹,两人育有11个孩子。后来他又娶了四位妻子,总共生了20多个子女。

沙特社会允许一夫多妻,他的生活方式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但这些婚姻也让他在后期藏匿时带着部分家人四处转移。

毕业后,他短暂加入家族的建筑企业,负责一些项目管理,但很快就退出,拿了笔补偿金,转而自己做生意。几年下来,他赚了上亿美元,这些钱没用来挥霍,而是部分投入到支持全球伊斯兰武装团体上,通过秘密渠道转移资金。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成了本·拉登人生转折点。他觉得这是对伊斯兰世界的侵犯,立刻从沙特赶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用家族资金设立招待所和补给点,帮助阿拉伯志愿者加入抵抗。

1980年代初,他多次穿越边境,参与修建基础设施,为游击队提供后勤。1984年,他和阿卜杜拉·阿扎姆一起创立“服务局”(Maktab al-Khidamat),这个组织募集资金、武器和战士,支持阿富汗抵抗。

到1986年,他在阿富汗贾吉地区建了训练营,叫“狮穴”,亲自参与战斗,比如1987年的贾吉战役,那场仗让他在阿拉伯世界声名鹊起。

1988年,苏联军队在阿富汗陷入僵局,本·拉登觉得需要一个更军事化的组织。8月11日,在白沙瓦的一次会议上,他召集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和阿扎姆,正式成立“基地”(al-Qaeda),意思是“基础”,目标是全球推进伊斯兰抵抗。

起初,这个团体很小,只有几十人,但很快就扩展成网络,招募退伍军人和激进分子,建立情报系统。

1989年2月,苏联撤军,本·拉登视这为胜利,但继续推动组织发展。阿扎姆在1989年11月被暗杀后,本·拉登完全掌控基地组织,和埃及人艾曼·扎瓦希里合作,融入更多埃及激进元素。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本·拉登向沙特王室提议用他的战士防御萨达姆的坦克部队,但他强调游击战,王室觉得不靠谱,转而邀请美国军队。这让他大为不满,公开批评沙特政府让异教徒进入圣地。

1991年,沙特撤销他的公民身份,冻结资产,他被迫离开,带着部分武装人员先去阿富汗,然后转到苏丹喀土穆。

苏丹政府欢迎他,他在那投资农场和建筑项目,赚了不少钱,同时建了23个训练营,从1992到1996年,培训了5000多名战士,派他们潜入各国。

在苏丹期间,基地组织开始策划袭击。

1992年12月29日,亚丁的金莫胡尔酒店爆炸,杀了两名澳大利亚游客,这是基地组织首次公开行动。

1993年2月26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地下停车场爆炸,造成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虽然主谋是拉米兹·优素福,但调查显示本·拉登提供了资金支持。1995年,苏丹压力增大,因为基地组织涉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遇刺企图,苏丹政府要求他离开。

1996年5月18日,他带着组织成员回到阿富汗,得到塔利班保护。

在阿富汗,他激活情报网络,支持塔利班统一全国。1996年8月,他号召攻击美国占领圣地的军队。1998年2月23日,和扎瓦希里等号召全球穆斯林攻击美国及其盟友。8月7日,基地组织炸毁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造成224人死亡,包括12名美国人。

1998年8月20日,美国发射巡航导弹打击苏丹和阿富汗的基地组织目标,但本·拉登逃脱。2000年10月12日,也门亚丁港,美国科尔号驱逐舰遭自杀艇袭击,17名水兵死亡。

这些袭击让本·拉登成为美国头号通缉犯,FBI在1998年11月把他列入十大通缉犯名单,悬赏500万美元,后来增到2500万。基地组织结构松散,但通过资金和情报维持运作,影响从阿富汗扩展到索马里、也门和阿尔及利亚。

2001年,本·拉登策划了最大行动。9月11日,四架被劫持的客机发动袭击:上午8时46分,第一架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北塔;9时3分,第二架撞南塔;9时37分,第三架撞五角大楼;10时3分,第四架在宾夕法尼亚坠毁,因为乘客反抗。

袭击造成2996人死亡,包括消防员和警察,美国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间接影响上万亿。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全球安全格局,美国民众的安全感崩塌。

袭击后,美国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遭拒。2001年10月7日,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本·拉登逃到托拉博拉山区,2001年12月在围捕中溜走,进入巴基斯坦。他通过视频承认责任,2004年的一段录像中说这是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惩罚。

从2001到2011年,他藏匿在巴基斯坦边境,生活低调,用信使沟通,避免电子追踪。期间,基地组织继续活动。

美国情报机构追踪十年。2004年,抓捕基地组织高级成员哈桑·古勒,从他口中得到线索,顺藤摸瓜找到信使伊布拉希姆·赛义德·艾哈迈德。2010年,锁定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一处大院,那里围墙高,没窗户,本·拉登和部分家人住顶层。

2011年5月2日凌晨(巴基斯坦时间),美国海豹突击队乘坐直升机突袭,逐层清扫,找到本·拉登,他伸手取枪,被击中左眼和胸部,当场死亡,年54岁。

尸体经DNA鉴定确认,美军运走,海葬阿拉伯海。奥巴马5月1日晚在白宫宣布消息。

本·拉登死后,基地组织没解散,扎瓦希里接任,但组织分裂,分支如也门的分支和伊斯兰国兴起,继续威胁。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但极端思想传播仍是问题。

2014年,伊斯兰国从基地组织分裂,控制伊拉克和叙利亚部分地区,犯下更多暴行。

国际社会通过情报共享和边境控制,削弱了这些团体,但社交媒体传播极端思想,让新一代容易被洗脑。

需要警惕的是,贫困和政治不稳仍是滋生恐怖的土壤,解决这些根源比单纯军事打击更重要。

乌萨马·本·拉登其人 央视网

来源:Wuhaoha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