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初,在百色市右江区澄碧湖芒果(核心)示范区,天阔云淡湖面如镜,湖畔山坡的桂七芒果树都已修剪,为下一季的生长蓄势。这些年随着仓储技术的提升和品种的优化,百色芒果鲜果供应能持续到9月底。
9月初,在百色市右江区澄碧湖芒果(核心)示范区,天阔云淡湖面如镜,湖畔山坡的桂七芒果树都已修剪,为下一季的生长蓄势。这些年随着仓储技术的提升和品种的优化,百色芒果鲜果供应能持续到9月底。
站在芒果树下,百色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岑贞革告诉记者,今年百色芒果预计种植面积125万亩,总产量将达到128万吨,比去年增产约5.4%。今年是“小丰年”,也是百色芒果连续增产的第十个年头。小芒果大产业,芒果种植覆盖超10万户农户、25.23万脱贫人口。
百色芒果如何做到连年丰产?又是如何应对全国主要芒果产区上市时间重叠、品种同质化的竞争?近日,记者深入广西芒果核心产区百色,从田间地头到市场、加工工厂、科研单位,探寻百色芒果丰产增收密码。
百色市右江区澄碧湖芒果(核心)示范区俯瞰。记者 胡兆双 摄
技术赋能 托底十年丰产
百色80%以上的芒果园分布于丘陵或山地,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灌溉系统落后,如果遇上气候不好的年份,人力照管不及,产量容易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保花保果技术的成熟,百色芒果一改过去“靠天吃饭”的模式。
“芒果的坐果率可以人工干预,保花保果技术就是以控早花为主要手段,把花期调到有利于开花授粉的时段,有效避开对开花授粉不利的早春低温阴雨天气,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广西水果站技术科科长李钰介绍,该站在百色推广合理整形修剪、适时控梢促花、控早花调节花期等栽培技术,并推广芒果高接换种技术100万亩,助力百色芒果提高产量。
保花保果技术的成熟托底百色芒果丰产。记者 谢琳琳 摄
为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证果品安全,近年来,广西水果站在百色广泛推广芒果“三避技术”,构建病虫害物理防控体系。目前百色市芒果果实套袋面积约25万亩,黄板、诱虫灯和诱捕器防控应用面积分别为10万亩、15万亩和20万亩。
岑贞革告诉记者,百色在芒果生产技术上下足功夫,《杧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科学技术奖。芒果单产逐年提升,2025年芒果单产预计达1112公斤/亩,比上年增长1.67%。芒果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
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西北乐村的果农今年不仅用上了植保机撒药,还用上了无人机运输芒果。这些年来,基础设施的完善,机械化生产推进,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
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机械化生产推进,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记者 胡兆双 摄
“我们公司建设了80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今年预计芒果产量1184吨,同比增长28.7%。”广西田东县萍江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江介绍。2025年,百色新增1.75万亩水肥一体化芒果示范基地,芒果核心产区田东县、田阳区分别拿出2300万元、1700万元用于水肥一体化建设。
山地果园轨道让运果下山变轻松,记者在右江区澄碧湖芒果(核心)示范区看到,银色的细长轨道绕坡而上,丰收时节成框的芒果坐着轨道下山。据了解,这样的轨道全百色一共有50万米,覆盖了30万亩芒果园。此外,果园物联网监测、芒果大数据模型、无人机飞防等技术,织就一张“科技赋芒”的智能网,为百色芒果的丰产保驾护航。
品牌保驾 产业兜底增收
2022年实现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和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双百”目标后,3年来,百色芒果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百色芒果产业正由家庭型生产为主向规模化种植转型,这是果农“用脚投票”的结果。
全国一共有六大芒果产区,百色芒果面对着不小的市场压力,果农的信心从哪里来?
“百色芒果品牌在市场上有辨识度,又有第二产业做后盾托底,果农不用为销路发愁,自然舍得投入。”岑贞革告诉记者,不同年景果价会有波动,百色市积极谋划,推动精深加工发展,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
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西北乐村党总支部书记罗营,家里种了50亩芒果,他用有机肥养树,亩产高达4000斤以上。他种出的“桂七”每年通过电商直接发货到澳门,今年他家果园虽有一半正在嫁接新苗,依旧有20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每年卖到香港的芒果10元/斤,相应的公司给农户的收购价也会高于市场价。”百色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农)生产的高品质芒果直供香港,2024年带动4754户芒果种植农户创收,每户人均收入达20000多元。富农总经理王栓亮介绍,企业走“品质路线”,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推进芒果标准化种植管理。9月初,富农获得《湾区认证证书》,这是继香港(STC)优质“正”印认证后,又一张走向高端消费市场的“通行证”。
卖相好的鲜果走批发、零售渠道,卖相较差的,则被加工厂收购。据统计,今年百色芒果鲜食销售的有96.2万吨,深加工收购有31.8万吨,比例大概是3:1。
广西果天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 谢琳琳 摄
初秋时节,广西果天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依旧忙碌。黄灿灿的芒果经过清洗、去皮、切块、打浆等环节,从流水线下来后变成了浓缩果汁、冷冻果块等产品,供应康师傅、瑞幸、茶百道、喜茶、益禾堂等茶饮企业。果天下行政专员蔡守彬告诉记者,企业每年可加工芒果约7万吨,带动周边农户创收约2.1亿元。
这些年,百色按照企业实际投入和财政奖补资金4:1的方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生产企业扩大规模。截至2025年,百色市引进16家以芒果为主的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形成芒果汁、芒果干、芒果酒、芒果冰棒等系列产品,全市芒果精深加工产能达30万吨,带动加工果收购价格较2020年翻了一番,实现稳产增收。
选育新品 错峰上市突围
8月中旬的田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依旧繁忙,这里承担着百色市大约1/10的芒果交易。中晚熟品种芒果堆满各个档口,夜里外地客商忙着打包发货,每天有1000吨—2000吨的芒果交易量。该市场运营经理杨金廷告诉记者,这里的芒果交易一直繁忙到九月上旬,此后外地客商就逐渐往云南、四川等周边芒果产区去了。
跟10年前相比,百色芒果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百色市右江区澄碧湖芒果(核心)示范区。记者 胡兆双 摄
从前,全国主要芒果产区上市时间有明显的界限,近年来,由于周边产区品种结构的调整,各产区上市重叠,百色芒果丰产期内受到不小压力。此外,百色芒果大规模种植的台农1号芒、金煌芒、贵妃芒等品种,面临着与其他产区的同质化竞争。
“目前百色芒果以早熟和中熟品种为主,集中在6月底到8月上市,销售压力比较大。”百色市芒果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黄琦透露,该中心陆续引进了40多个新品种,正从中筛选一些能够错峰上市的新品种。“如果能够开发出靠近中秋、国庆上市的晚熟品种,不仅能优化百色芒果的品种结构,又能分享节日消费市场的红利。”
田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入8月中旬依旧忙碌。记者 谢琳琳 摄
打时间差是突围的方向之一。10年之前,百色芒果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的种植比例是7:2:1,2025年变成了5:4:1,减少早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就是为了应对撞期上市的压力。
另外一个方向,是在品种选育上下功夫。桂七芒是广西自发培育的品种,并且以细腻滑嫩、清甜香浓在消费市场上出圈,有着无法复刻的产地优势。然而其对种植条件要求比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目前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是台农1号芒,其“当家品种”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
“我们不仅想找到下一个‘桂七’,还有下一个‘台农1号’。”百色市芒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振荣告诉记者,经过近5年的区域试验,该中心储备了桂热芒4号、攀育2号、吉莱特芒、杜肯芒4个芒果优新品种。“目前这些品种还处在栽培技术培训和推广阶段,如果市场化成功,将调节百色芒果品种结构,丰富百色芒果品种。”
来源:百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