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共和党参议员哈格蒂语出惊人声称中国曾用电磁武器将印度士兵"融化"。
9月11日,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共和党参议员哈格蒂语出惊人声称中国曾用电磁武器将印度士兵"融化"。
这位寻求驻印大使职位的政客,竟然在最高立法机构的正式场合,公然无视物理定律,为了政治目的编造出如此荒谬的科幻情节。
美国政客为何如此反智?科学真相究竟如何?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美国国会山庄严肃穆的听证会现场,一位前驻日大使正襟危坐。
台下坐着的都是美国政界精英,台上讨论的是关乎两国关系的重大外交任命。
突然间,这位共和党参议员威廉·哈格蒂开口说道:"中国士兵没有使用枪支,而是动用了电磁武器,将印度士兵融化。"
在场的人估计都惊掉了下巴。这哪里是什么外交听证会,分明就是科幻电影发布会现场。
更要命的是,哈格蒂还特意强调,他说的"融化"是字面意思上的融化。
这位田纳西州的资深政客,曾经担任过驻日本大使,参与过多项涉外政策制定。
按理说,这样的履历应该让他对国际军事形势有起码的了解,对科学常识也不至于如此无知。
但他偏偏选择在这个正式场合,说出了连小学生都觉得离谱的话。
哈格蒂提到的是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的边境冲突,那次事件造成中方4人牺牲、1人重伤,印方20人死伤。
这本来是一起严肃的边境摩擦事件,却被这位美国政客描述成了星球大战的既视感。
消息传到印度后,印度媒体立刻"炸锅"了。
《今日商业》等印媒纷纷表示"令人震惊",但更多的是觉得莫名其妙。
连印度人自己都没听说过士兵被"融化"这种科幻情节,美国政客倒是比当事方还要清楚。
这就好比你家邻居跟别人打架,结果隔壁老王跑过来说你用了激光剑。
关键是,这种荒谬言论竟然出现在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正式场合,这才是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既然美国政客把话说得这么玄乎,咱们就用科学常识来打打脸。
哈格蒂口中的电磁武器,从技术角度看确实存在,但跟他描述的简直是两回事。
说白了,这玩意儿的原理跟家里的微波炉差不多,都是利用电磁波产生热效应。
区别在于,微波炉是把能量集中在食物上,而微波武器是把能量指向目标设备或人员。
但是,哪怕是最先进的微波武器,也只能算是"软杀伤"武器,主要用来干扰电子设备。
对人体的效果充其量就是让人感到灼热疼痛,促使其迅速撤离,这跟"融化"完全是两个概念。
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专家曾经公开表示,解放军确实在那次冲突中使用了非致命性微波武器。
但效果仅仅是让印军感到不适,不得不放弃非法占据的高地,根本没有什么"融化士兵"的情况。
这就好比你用电吹风对着别人吹,最多让人觉得热得受不了,难道还能把人吹化了不成?
况且,大气衰减、距离远近、功率密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微波武器的实际效果。
就算是功率最大的军用微波系统,要想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也需要在极近距离内长时间照射。
而在实战环境中,谁会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等着你用微波慢慢烤?
真到了生死关头,一发炮弹比什么高科技武器都管用。
实际上,中国在去年9月3日大阅兵中展示的"飓风3000"高能微波系统,主要就是用来对付无人机群的。
这种武器的优势在于面杀伤能力强,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而且不消耗弹药。
但要说用它来"融化士兵",那纯粹是科幻小说看多了。
明知道技术常识,哈格蒂为什么还要说出这种反智言论?
答案很简单:政治需要。
这位共和党参议员正在争取美国驻印度大使的职位,需要在对华强硬立场上表现得足够"优秀"。
在当前美国政坛,说得越极端,就越容易获得关注度和支持率。
事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话语能否制造敌人、挑动情绪、拉到选票。
这种套路在美国政治中已经见怪不怪了,想想当年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谎言。
当时美国政客信誓旦旦地说萨达姆有生化武器,结果呢?打完仗才发现什么都没有。
但这个谎言已经为美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合法性",目的达到了就行。
如今哈格蒂的"电磁融化"说法,本质上是同样的政治操作手法。
先制造出一个可怕的"中国威胁",然后再以此为由加强对华遏制政策。
更可怕的是,这种荒谬言论竟然在美国社会具有一定的传播力。
原因就在于它能唤起一种"受威胁"的情绪,让民众觉得中国确实很可怕。
在社交媒体算法推送和党派极化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美国政客发现了一个规律。
只要说得够极端,不管对不对,都能收获忠诚选民的回报。
特朗普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反智主义在美国政坛大行其道。
从这个角度看,哈格蒂的荒谬言论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政治生态恶化的必然产物。
当一个国家的政客可以公然无视科学常识来服务政治目的时,这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可想而知。
面对满天飞的虚假信息,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判断?
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像"电磁武器融化士兵"这种说法,只要有点物理常识就知道不靠谱。
微波的能量密度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融化"人体?需要多长时间?在什么条件下?
这些问题稍微想想就能发现漏洞百出。
其次,要学会追溯信息源。
哈格蒂的说法最初来源于2020年英国《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但很快就被印度军方辟谣了。
印度军方明确表示这是"毫无依据的假新闻",连当事方都不认账的事情,美国政客却当成了铁证。
第三,要警惕政治操作背后的动机。
当你听到某个政客说出惊人言论时,不妨想想他的政治立场和现实需求。
哈格蒂需要在对华强硬立场上表现突出,于是就有了这出"科幻大戏"。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要因为信息来源权威就盲目相信,也不要因为内容耸人听闻就轻易传播。
真正的权威是事实和逻辑,而不是职位和声望。
在信息时代,媒体素养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学会识别虚假信息、理性分析观点、独立形成判断,这些能力比任何武器都更重要。
随着技术发展,类似的政治炒作只会越来越多。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都可能成为政客们炒作的"新武器"。
如果公众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很容易成为这种政治操作的受害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公众的理性思维能力,比发展任何先进武器都更加重要。
因为在信息战争中,理性思维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美国政客为了政治利益可以无视科学常识,这种反智表演背后,是政治生态的深度恶化。当选票比真相更重要时,连民主制度本身都变得岌岌可危。
随着技术发展,类似的政治炒作只会更加频繁。面对满天飞的虚假信息,我们唯一的武器就是保持理性思考,提升辨别能力。
你遇到过哪些离谱的政治言论?欢迎分享你的判断方法。
来源:南笙墨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