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下一个科技风口,发掘细分赛道机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15:04 2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眼镜正逐渐从科幻电影中的未来装备,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2025年被视为AI眼镜发展的关键一年,据预测,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500万副,其中中国市场预计贡献150万副 。而即将于9月17 - 18日发布的Mate系列新品,更是有望成为AI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眼镜正逐渐从科幻电影中的未来装备,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2025年被视为AI眼镜发展的关键一年,据预测,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500万副,其中中国市场预计贡献150万副 。而即将于9月17 - 18日发布的Mate系列新品,更是有望成为AI眼镜市场的新爆点。那么,AI眼镜在中国的销售现状如何?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相关产业链上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股票呢?

一、AI眼镜在中国的实际销售情况

今年以来,AI眼镜在中国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京东商城数据显示,6月26日发布的“小米AI”眼镜,上市仅半月有余,在该商城销量就已突破3万单。从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来看,2025年1 - 2月,AI眼镜在中国线上主流电商的销量达2.3万副,同比增长了80.4% ,其在智能眼镜市场中的销量占比从2024年的26.1%提升至2025年1 - 2月的38.7%,预计2025年全年有望超过60%。

这一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让AI眼镜的功能日益丰富且成熟,价格也逐渐亲民。如小米、华为等品牌推出的AI眼镜,在具备基本的语音交互、拍摄等功能基础上,不断优化体验,价格也能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的宣传推广,提升了消费者对AI眼镜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国补”等政策不仅提升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也显著推动了AI眼镜销量的快速攀升。

二、未来销售前景

从长远来看,AI眼镜的未来销售前景极为广阔。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WellsennXR预测,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2035年销量有望达14亿副。

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AI眼镜将与更多领域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在消费级市场,其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助手,无论是出行、娱乐还是工作学习,都能提供便捷服务,市场渗透率会不断提高。在工业级应用市场,AI眼镜在设备巡检、仓储管理、医疗手术等场景的应用将逐渐普及,企业对于效率提升和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将推动AI眼镜在B端市场的销量增长 。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众多科技巨头和新兴企业纷纷布局AI眼镜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也会促进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刺激消费者购买。如Meta、小米、华为、字节跳动等厂商的加入,使得市场活力十足,有望推动AI眼镜从小众走向大众。

三、未来应用场景

(一)日常出行与生活辅助

在出行场景中,AI眼镜的导航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路线指引,并通过语音实时播报,让用户无需低头查看手机就能清晰了解前行方向,尤其在步行或骑行时,大大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在日常生活中,AI眼镜可以实时识别用户眼前的物体、文字等信息,提供相关知识介绍或翻译服务,成为随身携带的智能百科和翻译官。当用户购物时,扫描商品即可获取商品信息、价格对比等内容,帮助用户做出更好的消费决策。

(二)办公与教育领域

对于办公人士,AI眼镜可以实现实时会议记录、语音转文字、智能提词等功能,让办公更加高效。比如在演讲时,提词器功能帮助演讲者脱稿演讲,提升演讲的流畅性与专业性 。在教育领域,学生可以通过AI眼镜获取课程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实现沉浸式学习体验,还能通过虚拟场景进行实验操作等;教师则可以利用眼镜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

(三)医疗与健康领域

在医疗场景中,AI眼镜可以辅助医生获取患者信息,实时查看病历和影像资料,进行精准诊断和手术指导 。还能对患者进行远程健康监测,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生,实现远程医疗。对于普通用户,AI眼镜可以监测运动数据、睡眠质量等健康指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运动计划。

(四)娱乐与游戏领域

在娱乐方面,AI眼镜可以提供沉浸式的观影、听音乐体验,仿佛私人影院和音乐厅就在眼前 。在游戏领域,其能打造更加真实的虚拟现实游戏场景,玩家通过眼神、手势等自然交互方式与游戏环境互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

四、AI眼镜产业链相关股票分析

(一)光学与显示环节

- 水晶光电:全球光波导技术领军者,衍射光波导镜片年产能超50万片,独供雷鸟、Rokid等头部品牌,同时是Meta供应链核心供应商,技术覆盖AR眼镜关键光学组件。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3.67% ,高毛利微棱镜产品出货量增加及产线稼动率提升是核心驱动力,随着AI眼镜市场规模扩大,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 舜宇光学(02382.HK):高精度摄像头模组全球市占率第一,为Meta、小米AI眼镜提供核心影像解决方案,动态畸变校正算法适配多焦面叠加技术,强化影像体验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6.52亿元,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净利润率8.77% ,在AI眼镜影像需求增长的趋势下,有望持续受益。

- 蓝思科技:与Rokid合作开发光波导材料,镜片重量仅49克,纳米微晶玻璃透光率突破95%,助力AI眼镜“轻量化”落地,同时覆盖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多场景光学需求。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 ,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业务双轮驱动收入增长,AI眼镜业务也将为其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 明月镜片:作为国内镜片厂商龙头,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2025年上半年镜片营收3.33亿,同增4.23%,毛利率62.40% 。值得一提的是,其成为小米AI眼镜官方独家光学镜片供应商,这一合作堪称双赢。小米AI眼镜凭借1999元起的亲民价格,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体验AI眼镜的魅力,而明月镜片则借助小米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实现了品牌的进一步升级与业务拓展。

从合作细节来看,线上用户可通过“小米有品”商城定制明月镜片,只需提供完整验光度数,就能享受寄架配镜服务;线下明月镜片联手全国400余家官方推荐配镜服务门店,如宝岛眼镜、千叶眼镜、博士眼镜等,为消费者提供包括验光、镜片割边、装配等一站式配镜服务 。从市场反馈来看,配套镜片平均零售单价(ASP)高达800元左右,远超市场预期,且消费者更倾向选择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镜片。若小米AI眼镜年销量达90万台,明月镜片将获得1.8亿元增量收入,占其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的30.9% ,这无疑为明月镜片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二)芯片与传感器环节

- 恒玄科技:智能音频SoC芯片龙头,低功耗设计适配AI眼镜语音交互场景,独供小米AI眼镜音频模块,2024年出货量同比翻倍,技术优势稳固音频芯片市场地位。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母净利润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84亿元,同比增长153.37% ,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体现高毛利芯片产品的盈利优势,随着AI眼镜对语音交互需求的提升,前景广阔。

- 瑞芯微:端侧AI视觉芯片核心供应商,NPU算力达15TOPS,支持Rokid等AR眼镜实时物体识别与眼动追踪,算法与硬件协同优化能力突出,主营业务聚焦SoC及周边配套芯片。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达13.83% ,在AI眼镜相关企业中报盈利率排行第一,盈利效率领先行业,凸显芯片业务的高盈利属性,有望在AI眼镜视觉处理需求增长中获益。

(三)代工与整机组装环节

- 歌尔股份:全球XR代工龙头,Meta Ray - ban独家组装商,年产能规划500万台,轻量化结构件与声学模组一体化能力构筑成本护城河,深度覆盖主流AI眼镜品牌代工需求。2024年归母净利25.6 - 27.7亿元,同比增长135% - 155%;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约为35/45亿元 ,作为代工龙头,将充分受益于AI眼镜市场规模扩张。

- 立讯精密:精密制造强者,切入小米AI眼镜供应链,折叠光路(Pancake)模组良率突破80%,技术路线覆盖光波导 + 超构表面方案,同时具备多品类消费电子制造能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42.46 - 46.99亿元,同比增长15.41%至27.74% ,业绩增长兼具规模与稳定性,在AI眼镜代工领域有望分得一杯羹。

- 亿道信息:白牌AI眼镜方案商,东南亚新兴市场市占率超30%,2025年计划推出搭载端侧大模型的自研产品,主打千元级性价比市场,精准覆盖下沉市场需求。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2.28万元 ,其中XR业务营业收入同比暴增85.73% ,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有望在中低端AI眼镜市场发力。

(四)零售渠道环节

- 博士眼镜:线下渠道霸主,华为智能眼镜独家零售合作伙伴,覆盖超200家核心商圈体验店,为AI眼镜提供线下展示与销售场景,助力C端市场渗透率提升。虽然暂无公开的AI眼镜业务单独业绩数据,但其整体零售业务与华为智能眼镜销售深度绑定,后续随着AI眼镜C端需求放量,相关产品销售有望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量。

AI眼镜作为下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国市场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在销售前景和应用场景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AI眼镜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或许能在这一新兴的科技浪潮中捕捉到新的投资机会。但同时也要注意,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投资决策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

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信息,文中涉及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根据股票走势和估值,谨慎投资,不建议在股价过高脱离公允估值时购买。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