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模拟芯片核心受益标的深度解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00:11 1

摘要:圣邦股份:覆盖信号链(运算放大器、ADC)与电源管理(DC-DC、LDO)两大领域,产品型号超5900款,车规级芯片通过特斯拉认证(2025年量产)。与中芯国际联合开发55nm BCD工艺,产能自主可控。2025年上半年营收18.19亿元(+15.37%),

(一)全品类龙头:国产替代核心引擎

1. 圣邦股份:覆盖信号链(运算放大器、ADC)与电源管理(DC-DC、LDO)两大领域,产品型号超5900款,车规级芯片通过特斯拉认证(2025年量产)。与中芯国际联合开发55nm BCD工艺,产能自主可控。2025年上半年营收18.19亿元(+15.37%),毛利率50.16%,高精度ADC芯片打破TI垄断,车规级收入占比提升至35%。

2. 思瑞浦:信号链芯片国内市占率1.87%,车规级隔离芯片CMRR指标达140dB(超越TI同级产品),获宁德时代定点(单车价值量400元)。5G基站电源管理芯片市占率12%,深度绑定中芯国际开发55nm工艺。2025年上半年营收9.49亿元(+87.33%),工业+汽车电子收入占比超60%,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芯片市占率国内前三。

(二)车规级先锋:电动化核心增量

3. 斯达半导:自主研发IGBT驱动芯片配套模块,栅极驱动芯片适配比亚迪SiC模块,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5亿元(+1162.42%),IGBT模块市占率国内第一,工业+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超80%。

4. 纳芯微:数字隔离芯片国内市占率超60%,磁电流传感器全球首款通过AEC-Q100认证,光伏逆变器市占率超50%。车规级产品覆盖48V轻混、线控转向等场景,合作Tier1超400家。2025年上半年营收15.24亿元(+79.49%),亏损收窄70.59%,车规级收入占比提升至25%。

5. 杰华特:电源管理芯片采用“虚拟IDM”模式,100V三相半桥栅极驱动器性能对标TI,车规级产品导入小鹏、理想供应链。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35%,AC-DC芯片在家电领域市占率超20%,工业级产品毛利率达45%。

(三)工业控制专家:高端市场突破口

6. 芯朋微:专注工业级电源管理芯片,AC-DC芯片通过UL认证,车规级电机驱动芯片已量产。高压隔离半桥芯片直接承接美的、格力替代需求。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3%,工业控制领域国产替代率从12%提升至18%,车规级产品进入比亚迪供应链。

7. 晶丰明源:LED照明驱动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一,2025年推出内置AC/DC电源管理芯片,切入华为智能家居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增长40%,汽车电子领域推出ALL-in-One智能车规级MCU。

8. 帝奥微:信号链芯片专注高端市场,运算放大器温漂指标±0.5μV/℃,超越TI同级产品,车规级比较器通过AEC-Q100认证。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9%,工业自动化领域国产替代率从8%提升至12%,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

(四)特色工艺与新兴应用

9. 南芯科技:快充芯片市占国内第一,电荷泵方案集成协议功能,帮助客户节省外围器件40%,无线充电芯片进入苹果供应链。2025年Q2营收同比增长21%,车规级产品研发投入增加54%,新能源汽车OBC芯片导入蔚来供应链。

10. 赛微微电:电池管理芯片(BMS)国内龙头,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全系列,12位高精度ADC芯片性能对标ADI。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3.61%,车规级产品导入宁德时代供应链,工业储能领域收入增长70%。

11. 芯海科技:32位高精度ADC芯片国内领先,车规级MCU通过比亚迪认证,医疗级运放芯片精度达0.01%。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5%,工业物联网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20%,医疗电子用低噪声运放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12. 成都华微:发布全球领先的4通道12位40G射频直采ADC芯片,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华为基站订单。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30%,军工领域收入占比超50%,射频芯片国产替代率从5%提升至15%。

(五)IDM与特色工艺标杆

13. 士兰微:IDM模式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车规级IGBT驱动芯片导入比亚迪,40V以上耐压功率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62%。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8%,车规级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25%,工业控制领域毛利率达38%。

14. 上海贝岭:电能计量芯片国内市占率70%,车规级IGBT驱动芯片通过比亚迪认证,4通道12位40G射频直采ADC芯片填补国内空白。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15%,工业控制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30%,新能源电表芯片中标率超60%。

15. 华润微:IDM厂商中模拟芯片全产业链布局,40nm BCD工艺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量产,IGBT模块市占率国内前三。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1%,工业控制领域收入占比超40%,与华为合作开发5G基站用高压驱动芯片。

(六)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16. 艾为电子:音频功放芯片国内市占率82%,触控反馈芯片占消费电子市场30%,车规级马达驱动芯片切入吉利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但净利润增长70%,工业互联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18%,毛利率回升至36%。

17. 卓胜微:射频开关芯片国内市占率超80%,5G射频模组进入华为供应链,车规级UWB芯片通过高通认证。2025年上半年营收17.04亿元,车规级产品研发投入增加40%,射频前端模组自产率超80%。

18. 希荻微:车规级高边开关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100V三相半桥栅极驱动器性能对标英飞凌,硅阳极电池专用DC-DC芯片量产。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8%,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6%,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增长120%。

19. 芯动联科:高精度惯性导航传感器芯片国内领先,毛利率近88%,产品应用于商业航天、智能驾驶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5%,军工订单占比超70%,工业自动化领域国产替代率从3%提升至8%。

20. 钜泉科技:智能电表芯片龙头,载波通信芯片中标率超70%,BMS芯片进入户外电源市场。2025年Q2盈利环比增长2倍,工业控制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25%,车规级芯片研发进入送样阶段。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