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呼之欲出叠加模拟芯片反倾销,低估值的豪威集团迎来催化剂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0:59 1

摘要: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图片说明:《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数据来源于工信部

工信部选择此时推进L3,说明大概率在底层技术上L3已经具备了理论上的实现能力,这对于以CMOS图像传感器(以下简称“CIS”)为主营业务的豪威集团(603501.SH)来说,L3的推进既是量的提升预期,也是价的提升预期,无异于一针强有力的催化剂。(注:关于豪威集团的主营业务和基本面,本文不再过多介绍,主要聚焦于估值讨论)

量的提升方面,根据焉知汽车的统计,目前L2级智能驾驶车辆摄像头平均搭载量为5颗,L2+级为8颗,L3及以上级别普遍超过13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全球每辆新车的平均CIS数量由2020年的2.2颗增至2024年的3.4颗,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 8.0颗。

图片说明:不同ADAS等级车型搭载的摄像头类型及个数,数据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焉知汽车

价的提升方面,据盖世汽车社区公众号,车载前视摄像头从早期的120万像素已向800万像素升级,蔚来、小鹏、理想等车型已上车800万及以上的像素摄像头。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单颗100~200万像素车载CIS芯片的量产价格在3~8美金左右,单颗800万像素车载CIS芯片的量产价格在10美金以上。此外,可预期的未来,车载CIS芯片像素提升的逻辑很可能复制手机的路径,由800万像素继续向1200甚至1600万像素升级。

图片说明:车载摄像头的像素提升是趋势,数据来源于国海证券

另外,9月13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27号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图片说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公告,数据来源于商务部

严格意义上来说,CIS芯片属于数字模拟混合芯片,虽然在定义上不能算作纯正的模拟芯片,但CIS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模拟电路层面,这无异于也是一针催化剂,例如全球CIS龙头日本索尼就将数字电路层面交给台积电,而自身聚焦于模拟层面的设计。

此外,2025H1豪威集团模拟芯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元,同比增长20.88%,占总营收比例约6%。豪威集团在车载模拟芯片布局较早,尤其是价值量很高的车载桥接SerDes芯片,有望在反倾销背景下,加速实现对德州仪器、亚德诺等公司的替代。

图片说明:2025H1豪威集团主营业务构成,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豪威集团的低估值

截止到9月13日,豪威集团总市值约1640亿元,PE(TTM)约41.2倍,按照摩根大通测算,2025~2026年,豪威集团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5.43亿元和61.42亿元,对应2025年和2026年的动态PE分别为36.1倍和26.7倍。

图片说明:各券商对豪威集团2025年和2026年的净利润预测,数据来源于Wind

按中信证券行业分类,豪威集团属于一级分类电子→二级分类半导体→三级分类集成电路,在三级分类集成电路中,除豪威集团外合计有104家上市公司,首先剔除22家无券商覆盖的上市公司,其次剔除4家2026年动态PE为负的上市公司,在剩余的78家上市公司中,豪威集团不到27倍的2026年动态PE,处于行业第五低的位置。

图片说明:中信集成电路行业动态估值情况,数据来源于Wind

对于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上榜全球前十大Fabless芯片设计厂商的企业来说,不得不说资本市场给豪威集团的估值实在是太低了,这或许源于资本市场过分追求企业短期业绩上的边际变化,而忽视科技行业发展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企业的中长期潜力和韧性。

图片说明:2025Q1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排名,数据来源于TrendForce

事实上,豪威集团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可谓一波三折。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将ADAS下沉到10万元以下车型,随着“智驾平权”的出现,豪威集团股价一度暴涨60%以上,自此之后,一方面随着车企价格战被叫停、比亚迪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导致市场降低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预期;另一方面友商抢走了某手机客户的CIS订单,两方面共同作用下,豪威集团的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阴跌状态,年初至今,同时跑输国证芯片指数和科创芯片指数。

图片说明:年初至今,豪威集团股价跑输国证芯片指数和科创芯片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

事实也的确如资本市场所料,2025H豪威集团手机CIS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20亿元,同比下滑约19.48%;车载CIS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89亿元,同比增长约30.04%,增长速度不及市场预期。

抓大放小,不能忽视基本盘的切换

然而,对于非小市值公司来说,资本市场的定价逻辑总是基于基本面的短期边际变化,很多时候恨不得每天去卷高频数据,但这样往往容易忽略基本面的中长期变化,每当资本市场“抓小放大”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抓大放小”的机会来临。

拆分2025H1豪威集团的营业收入,能够看到在CIS业务内,车载CIS的收入占比已经来到了37%,非常接近智能手机CIS的38%,尽管手机CIS仍然是最大的基本盘,但其对豪威集团的意义,和过去相比已完全不同。

图片说明:豪威集团CIS业务拆分,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一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预期将按3.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由2024年的13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55亿美元。换句话说,单个智能手机上所能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已经基本见顶,且目前手机像素的已经很高,继续向上升级的空间已经不大,手机CIS的整体增速不可避免的降低,且已经越来越接近存量市场。

图片说明:手机CIS市场规模变化,数据来源于豪威集团港股招股书

另一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全球车载CIS市场由2020年的13.77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24.9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1%,且预计2029年将达到70.28亿美元,自2024年起,年复合增长率为23.0%。换句话说,在手机CIS进入准存量时代之际,车载CIS才刚刚走过起步阶段,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AI大模型的不断进步,当智能驾驶的临界点到来后,车载CIS将随时进入指数增长阶段。

图片说明:车载CIS市场规模变化,数据来源于豪威集团港股招股书

此外,豪威集团已经切入英伟达供应链,支持其NVIDIA DRIVE AGXThor生态系统。尽管切入英伟达供应链不意味着豪威集团可以实现立竿见影的业绩,但熟悉“易中胜”的投资者清楚,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往往意味着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全球之最,这意味着豪威集团在未来随时可能爆发的智能驾驶市场,有望分得一杯不小的羹。

图片说明:豪威集团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一个是存量市场的厮杀,一个是蓝海市场的拓展,孰轻孰重相信不必多说,且豪威集团还超越了美国安森美成为全球车载CIS的“扛把子”。此外,豪威集团在手机CIS市场的竞争力仍然很强,一两个季度的下滑实在难以说明什么问题,公司也明确表示2025H2及2026~2027年都将有新品放量(如OV50X等),重回正增长轨道是可以预期的。

图片说明:豪威集团车载CIS份额全球第一,数据来源于豪威集团港股招股书

加速切换的基本盘

不仅是车载CIS的放量,豪威集团CIS的基本盘还在加速切换。

2025H1豪威集团在CIS的新兴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1.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9.42%,占CIS业务总收入的比例来到11%。CIS新兴市场包括运动相机、全景相机、以及为AI+AR眼镜而研发多年的硅基液晶LCOS等等,其中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的出货对象主要是大疆无人机、影石创新等,LCOS的出货对象主要是Meta AI Glasses、车载AR-HUD、投影仪等等。

图片说明:豪威集团战略投资影石创新,数据来源于影石创新IPO战略配售公告

更为重要的是,CIS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宽,未来只要是有智能化的地方,就离不开CIS,因为智能化的必要条件是机器视觉,有了视觉才能产生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最典型的一个案例便是人形机器人,只有视觉能力足够强,才有人机交互的可能性。

图片说明:国外人形机器人的CIS数量,数据来源于财通证券

总结:被低估的非线性增长

从整体上看CIS行业,CIS的下游应用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从非常集中到不断分散的过程,背后反应的是手机CIS市场增速不断放缓,以及车载CIS、运动相机CIS、全景相机CIS等场景的景气度持续爆发,还有AI+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市场的产业化前夕。

因此对于豪威集团这样的企业来说,定性远比定量重要的多,因为一方面定量计算未必算的清楚,另一方面下游应用场景的景气度100%是非线性发展的,过于重视定量,很容易得到一个“精确的错误”,而不是一个“模糊的正确”。按照摩根大通的测算,2026年不到27倍的动态PE,站在中长期视角下、站在“模糊的正确”视角下,是一个非常低的估值。

来源:估值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