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罗永浩吐槽它 “菜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高价”,西贝慌慌张张开放后厨,想证明自己没问题,结果记者一进直播间,直接把家底全亮了!
文I夙夜玖歌
编辑I夙夜玖歌
西贝最近算是把 “自证清白” 变成了 “自曝家丑”。
本来罗永浩吐槽它 “菜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高价”,西贝慌慌张张开放后厨,想证明自己没问题,结果记者一进直播间,直接把家底全亮了!
冷柜里堆着冻硬的肉夹馍馍块,卖了 1100 万份的儿童餐里,鸡翅和西兰花都是冷冻包装,保质期长得能当 “传家宝”。
有家长发现 2025 年买的儿童餐,西兰花居然是 2023 年 7 月生产的,冻了整整两年零两个月,比自家娃上幼儿园的时间都长!
其实大家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麦当劳、肯德基明说自己是快餐,用中央厨房配送,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没人觉得上当。
可西贝不一样,这些年广告里满是 “草原直送”“现点现做”,菜单上画着厨师颠勺的红火场面,收银台的价格比家常菜馆贵一倍,明摆着让消费者觉得花的钱能买到 “锅气” 和 “新鲜”。
结果呢?所谓 “现炒” 不过是把冷冻包扔微波炉转两分钟,这就像花高价买了件 “手工定制” 大衣,回家发现是流水线产品,任谁都会觉得被糊弄了。
更让人膈应的是西贝的 “文字游戏”。
他们的 “作业指导书” 里写着 “冷冻羊排煮好后赏味期为三餐”,厨师解释成 “早中晚三餐内吃完”,可谁都知道餐馆的 “三餐” 能横跨两天 。
今天中午煮的羊排,晚上没卖完放冷藏,明天早上接着加热,这不就是隔夜菜?
创始人贾国龙还嘴硬 “按国家规定,我们这不算预制菜”,确实,相关标准里中央厨房半成品不算预制菜,可消费者哪懂这些?
大家看到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的标语,看到高价,默认的就是 “新鲜、现做”。
就像花两千块买演唱会门票,期待现场乐队伴奏,结果是对口型,主办方还说 “按标准算现场演出”,换谁能不气?
更值得警惕的是,西贝并非首次陷入 “食材与宣传不符” 的争议。
此前,它就曾因 “售价60元的西红柿浇汁莜面,用的是预制西红柿酱”“宣称‘现杀现做’的羊肉,实际为冷冻肉” 等问题引发质疑。
而此次 “冻2年食材” 的曝光,让消费者意识到:品牌的问题或许不是偶然的 “失误”,而是长期存在的 “诚信缺失”。
当一家餐饮企业连食材的新鲜度和保质期都无法保证,连 “是否使用预制菜” 都要撒谎,消费者又该如何相信它口中的 “食品安全” 与 “品质承诺”?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西贝的争议也提醒我们:在选择餐饮品牌时,要警惕那些过度强调 “现做” 却不愿展示后厨、标榜 “高端” 却回避食材细节的商家。
毕竟,餐饮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营销话术,而是 “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明白” 的真诚。
西贝的 “翻车记” 还在继续,其后续的补救措施能否挽回消费者的信任,目前尚不可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餐饮行业愈发透明化的今天,任何试图用欺骗掩盖问题的品牌,最终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毕竟,消费者可以接受预制菜的便捷,却永远无法接受 “被当成傻子欺骗” 的滋味。
来源:夙夜玖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