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争议再升级!西贝贾国龙起诉,罗永浩悬赏追证为哪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15:21 1

摘要:2025年9月10日,交个朋友直播间首席品牌监督官罗永浩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谈论自己的就餐经历,他提到和同事去西贝吃饭时,发现店里的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不低,这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2025年9月10日,交个朋友直播间首席品牌监督官罗永浩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谈论自己的就餐经历,他提到和同事去西贝吃饭时,发现店里的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不低,这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同时,罗永浩还提出希望国家能尽快推动立法,让饭馆必须注明是否使用了预制菜,这番话一出,立刻引发了全网关注,西贝也一下子被卷进了预制菜的舆论风波里。

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言论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传播力,而预制菜是否该被明确标注,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所以他的吐槽能快速引发热议,其实并不意外。

面对这样的舆论,西贝客服首先站出来回应,称店里的牛大骨每天早上都是现煮的,莜面是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炒菜也都是用当天到店的新鲜蔬菜现场炒制,不存在使用预制菜的情况。

但西贝客服的回应并没有让争议平息,一方面,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也有过类似的餐饮体验,对罗永浩的说法有共鸣。

另一方面,客服只是笼统地否认,没有拿出具体的证据来证明,这让一些消费者的质疑没能得到解答。

事情发展到这里,双方的矛盾还只是停留在言论层面,直到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出现,让这场争议彻底升级。

贾国龙选择在罗永浩就餐的西贝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接受采访,他现场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据他所说,罗永浩一行五人点了16道菜品,其中有3道是双份,总共消费了830元,而这16道菜品里的13道核心菜品,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每道菜都有明确的制作标准和工艺。

在说完这些细节后,贾国龙明确表示会起诉罗永浩,还连用了三个“一定”来强调自己的态度,称罗永浩的言论对西贝的品牌声誉造成了很大伤害。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贾国龙还宣布了两项举措,一是全国的西贝门店都开放后厨,消费者可以去参观菜品制作过程,二是上线“罗永浩同款菜单”,让消费者能点到当时罗永浩一行人吃的菜品。

9月12日,有记者从上海浦东一家西贝门店的店长那里了解到,消费者如果想参观后厨,有健康证的话可以直接申请,没有健康证的话,在现场扫码提交个人信息,再按照要求洗手、穿戴好相关衣物后也能进去,而且参观的范围不局限于罗永浩当时点的菜品,想看哪道菜的制作过程都可以。

同一天的15时,西贝官方微博还发布了一封《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信里详细介绍了罗永浩当时点的13道菜品的制作“作业指导书”,不仅有堂食的制作规范,还有外卖出餐的标准。

信中还提到了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里面对预制菜的定义做了明确说明,西贝认为按照这个定义,罗永浩当时吃的菜品并不属于预制菜,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说那些话缺乏事实依据。

面对西贝的强硬态度,罗永浩也没有退让,截至9月12日中午,他已经连续发布了二十多条社交动态来回应这件事,还详细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就餐体验。

他说羊排有隔夜重烤的味道,葱香烤鱼其实带着腥味,莜面汤有隔夜的味道,而且所有菜品都不是滚烫的,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菜品不是现做的证据。

本来想只是通过描述体验来反驳,后来发现这样的力度可能不够,于是罗永浩又发布了悬赏令,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录像等能被法律采信的证据,悬赏金额是10万元,之后还有网友追加了2万元。

除此之外,罗永浩还向食品工业专家求助,希望能借助专业设备来检测食物的烹制时间,他甚至表示设备多贵都没关系,就是想找出那些用了预制菜却不承认的餐馆。

对于西贝要起诉自己这件事,罗永浩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还提到不管官司最后赢没赢,都相信这件事能对中国预制菜领域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是相关立法做出一些实际贡献。

现在网上的舆论分成了两派,一部分网友支持罗永浩,他们觉得不管预制菜的官方定义是什么,消费者都有权利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预制菜。

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理解西贝,他们认为像羊排、牛大骨这类菜品,提前进行一些处理是餐饮行业的常规操作,如果完全现场制作,在就餐高峰期根本来不及,消费者可能要等很久。

这两派网友的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支持罗永浩的网友,核心诉求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是消费者应有的权益,餐饮企业确实应该在这方面多做考虑。

而理解西贝的网友,考虑的是餐饮行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有些菜品的预处理确实是为了提高效率,保证消费者能及时吃到饭。

从整个事件来看,它不仅仅是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个人或企业矛盾,更反映出了当前预制菜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目前针对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公示要求,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法规,这就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在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

而且之前也发生过其他餐饮品牌因为预制菜使用问题引发的纠纷,说明这类问题并不是个例。

现在罗永浩的悬赏取证还在进行中,西贝到底会不会起诉,后续又会有怎样的发展,都还不确定。

但毫无疑问,这件事已经让更多人关注到了预制菜行业的规范问题,也可能会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完善监管法规的步伐。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期待的是能在清楚了解菜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消费,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透明化的操作或许能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不管最后这件事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它对预制菜行业的影响大概率是长远的。

它可能会让更多餐饮企业开始重视预制菜使用的透明化,也可能会让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而这些变化,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消费者和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