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陇东庆阳,千里沃野,贯穿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蕴藏传承千年的耕耘智慧,深植地丰民富的亘古愿景。新时代,川塬黄土之间,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轮番上阵,施展“十八般武艺”,把丰产增收的愿景变成粮仓里颗粒饱满的收获,农业机械化、智慧
陇东庆阳,千里沃野,贯穿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蕴藏传承千年的耕耘智慧,深植地丰民富的亘古愿景。新时代,川塬黄土之间,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轮番上阵,施展“十八般武艺”,把丰产增收的愿景变成粮仓里颗粒饱满的收获,农业机械化、智慧化的耕耘新路,正有声有色带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好光景。
如今的庆阳,农机装备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基层农机推广队伍持续稳定、壮大,农业机械化正向全程全面、立体覆盖、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28.2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4%,为“陇东粮仓”提供强大总动能。
政策惠农
“新战马”驰骋陇东大地
岁稔年丰,离不开现代农机的强力支撑。
杜正岳在两个月前的“三夏”时节,驾驶能电控液压调节拔禾轮转速的新型联合收割机,驰骋在麦浪翻滚的镇原县屯字镇基本农田里,七八亩麦子,一小时内就从田地入了粮仓。日前,他又驾驶耕种一体机,开始秋收秋播。
作为镇原县恒越益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正岳带领合作社社员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购置各类农机20多台,能完全满足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割,帮助社员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多年来,庆阳市不断加大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省农业农村厅下达资金争取力度,2025年中央购置补贴资金达到9044万元,全市大功率拖拉机、播种机、粮食烘干机等粮食生产机具数量增加、结构优化,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7个县(区)被农业农村部评审认定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为了让惠农资金切实发挥作用,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全力规范农机购置补贴,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2024年,市、县农机部门严格开展申请审核、机具核验、系统录入等,共审核通过并录入机具15479台(套),登记补贴资金9824.44万元,资金指标已全部使用。争取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国债资金分配额度560万元,补贴申请机具数量3728台(套),受益农户1802户。
农机化科技项目实施、农机化科研推广是让农机“新战马”加速奔跑的秘诀所在。2024年,农业农村部部列项目——“西北饲草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庆阳,1670万元的项目资金不仅是我市农机部门从国家、省上争取到的最大项目,也创陇东学院建校以来科研项目资金之最。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庆阳市农机部门共争取省级农机化科技项目32个,落实项目资金1967万元;50个农机具产品通过农机推广鉴定,42个产品通过省级推广鉴定,8个产品通过国家支持的推广鉴定。
农机护航
“空天地”一体化稳粮食安全
新农机积聚新动力。在庆阳市农业大县宁县,农机发展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提质增效的转变。
三年前,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宁县进行,小麦无人化作业验证示范成功,受到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和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肯定。同年,在宁县境内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覆膜、施肥、喷药等智能化一体播种,助力科学种粮。
这几天,在宁县焦村镇朱寨村种粮大户潘志文家的耕地里,谷物播种机有序作业。“现在的农机已经完全能实现旋耕、开沟、播种一体化,彻底解决了人力不足、机具紧缺等问题,规模化种植从耕、种、管、收、仓储等多个环节都离不开农业机械。”潘志文深有感触。
“宁县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装备升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了绿色化、智能化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宁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同文说,“近年来,宁县在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建设中,打造了玉米‘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示范区5个。”
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农机具活跃在平畴沃野间,“空天地”一体化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为现实,持续夯实粮食稳定丰收根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社会化服务
“组团作业”实现共享共赢
“面对国内农业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发展趋势,对高端、智能农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市农机化研究推广站正高级工程师王治斌与农业机械打了半辈子交道,一直关注着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变化。如今,当“智能心”“钢铁身”的各类农业机械活跃田间地头,全程参与这场农业生产巨大变革的王治斌十分庆幸。
从“牛拉人扛”到“机种机收”,从一家一户“单兵作战”到社会化服务“组团代收”。随着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庆阳市各县(区)农机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也随之出现,通过托管方式帮助农民实现机械化、标准化农业生产,极大提升农业产出比和农机具生产效率。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06个,农机维修点达486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6.58万人,农机服务收入达11.47亿元,其中11家合作社入选省农业农村厅《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名录库》。
现代农业,装备先行。庆阳市各县(区)精心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以春耕、“三夏”“三秋”等农时为重点,市县农机部门切实强化信息、技术、安全、协调等服务保障。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农机具9.99万台,检修农机具7.16万台(次),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达到793万亩、636万亩和580万亩,小麦耕、播、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玉米耕、播、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以上。
庆阳市不断探索发展“一站式”服务、“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鼓励农机服务组织通过跨区域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方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指导农机服务组织与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及农业企业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从过去的“会种田”到现在的“慧种田”,庆阳市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让“陇东粮仓”在机械化、智能化的加持下真正实现“沃土生金”。
来源:庆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