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开门,不再是狭窄的过道和冰冷的电梯,而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推开门,不再是狭窄的过道和冰冷的电梯,而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院子,对许多人来说,早已不只是一块空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它不张扬,却悄然治愈着都市里疲惫的心。
没有院子的家,缺少了与自然最直接的联系。
而有了院子,四季变得分明起来。
春天看花发枝头,夏日听蝉鸣午后,秋天收果赏叶,冬季踏雪扫径。
每一寸泥土都散发着生机,每一株植物都在默默生长。
种花种菜,不只为收获,更为了那份陪伴感。
看着播下的种子破土而出,抽枝散叶,开花结果,仿佛日子也跟着明朗起来。
累的时候推门而出,满眼绿意扑面而来,再多的烦恼,也暂时被隔在了门外。
现代人总在赶时间。
赶地铁、赶工作、赶进度,连吃饭休息都要计较分秒。
但有院子的人,往往学会了慢。
清晨一杯茶,静看露水从叶片滑落;傍晚一把椅,闲观夕阳为云朵镀金。
院子里的时间,是跟着自然走的,不必刻意安排,也无须焦虑追赶。
在这里发呆不再是浪费,而是享受;独处不再是寂寞,而是自在。
节奏慢了,心也静了。
许多想不通的事,就在微风鸟鸣中豁然开朗;
许多放不下的压力,也在花香月色中被轻轻抚平。
院子,是家的延伸,也是情感的容器。
它不像客厅需要整齐干净,也不像卧室那般私密拘谨。
院子自带一股慵懒自在的气息,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孩子在这里追逐打闹,不怕磕碰,不怕吵嚷;
老人在这里散步晒太阳,不用下楼,不必离家。
朋友来了,烧烤喝茶,谈天说地,不再局限于客厅的沙发方寸之间。
因为习惯了抬头就是天空,低头就是土地;
因为爱上了深夜听雨、清晨闻鸟的日子;
因为舍不得那一手栽培的花木、一年年长大的果树。
更因为,院子早已不是一块地,而是一种生活——
一种踏实、自在、从容、温暖的生活。
它让人与自然重建联结,也让心有了停靠的地方。
这种治愈,一旦体验过,就再也回不去了。
来源:金鱼涂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