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基础知识:无线电波频谱分配(五,30~1000MHz)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8 10:14 1

摘要:地波传输距离更短了。不过军用战术电台还有使用,原因是波长比短波短,天线就容易小型化。对军用,这个很重要。

四、30~1000MHz

这段是整个米波(甚高频)及分米波(特高频)的一部分。

在低端(60MHz以下),当太阳活动性高时的Es层还有散射。

地波传输距离更短了。不过军用战术电台还有使用,原因是波长比短波短,天线就容易小型化。对军用,这个很重要。

这一波段,主要是直线传输。绕射已经很弱了,因此,要在看得见的距离传输。这种场合,天线要架得高。最早,业余爱好者试验接力通信就在这段。

具体分配如下。

4.1 广播业务

调频语音广播为88~108MHz。电视广播为41~100MHz、170~216MHz、470~960MHz。各国有差异。

4.2 移动通信

航空移动通信,就是地对空通信。118~139MHz。主要是视距通信,飞机飞行高度为1500米时,视距约为130公里;高度为12000米时,视距约为320公里。这是因为地球是圆球。

这段海上移动通信主要港内水域,或公海上船舶之间的视距通信。其中的156.8MHz为国际通用的甚高频段呼救频率,不得占用。

陆上主要是车载台、背负式电台使用。频段主要分布在500MHz以下。城市使用较高的450MHz左右,因为城区人为噪声电平较高。

4.3 定点通信

工作方式有视距直射、对流层散射、电离层散射等。

电离层散射工作在30~60MHz,最小通信距离为1200公里。缺点是需要高发射功率和大天线,优点是通信较可靠。

对流层散射用于米波和分米波超视距通信。几个话路(一个信道同时进行几路语音通信)通信,一跳就是800公里。如果是较近距离,一个信道可以容纳120个话路。

4.4 空间通信

136~137MHz,空间研究的遥测和跟踪用

137~138MHz,操作系统的遥测和跟踪用

400~401MHz,供气象卫星用

401~402MHz,供空间遥测用

4.5 航空导航

75MHz,航空机场信标用

108~118MHz,盲目着陆系统用

420~460MHz,无线电高度计用

4.6 无线电天文学

38、80、405、610MHz。

4.7 雷达

过去是216~225MHz、400~450MHz、890~942MHz三个频段。现在肯定不止了。

4.8 业余通信

基本是直线传输。

4.8.1 6米波段(50~54MHz)

注意,这个波段出现了大气波导效应。基于大气波段原理的超视距雷达,中国遥遥领先,对外宣布以达八千多公里。

4.8.2 2 米波段(144~148MHz)

与6米波段比,更是直射传输。不过,国外有一个叫REPEATER的自动差转系统,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这个2米波段也是业余爱好者进行各种空间通信试验的常用波段。如145.810和145.900MHz是业余卫星“奥斯卡10号”的信标发射频率。

4.8.3 0.7米波段(430~440MHz)

空气的衰减比2m频段大,直射传输距离更短。由于频率高,天线尺寸很小了,再加上杂音小,用于车载比较合适。但是,不知道,现在是怎么分配的。

在气温高时也有大气波导效应。还有流星余迹反射和对流层散射等效应。这个波段的电波还能穿越电离层。

因此,业余爱好者在这个波段玩大气波导、流星余迹反射、对流层散射、月面反射、业余卫星通信等实验。特别是有几颗大功率业余卫星在天上。现在是非常活跃的波段。

因为和孙子一起玩创客和物联网,对这个波段比较了解。用于控制板与控制板之间,控制板与工控机之间的短距通信。也是物联网组网手段之一。疫情时孙子玩无线电测向,玩的也是433.920MHz。

这个波段的发射天线大多为垂直极化天线。接收天线用多引向器的八木天线。

以后专题介绍基于大气波导原理的超视距雷达。

来源:肖潇科技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