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强东的当务之急是成立「东贝」,将「七鲜小厨」的现炒模式搬过来,挂出「顾客宠我千百遍,我把顾客当奶茶」的标语,再请罗永浩和罗振宇组成的「罗与罗」组合当顾问?
西贝已塌,东贝当立?
文 | 佘宗明
刘强东的当务之急是成立「东贝」,将「七鲜小厨」的现炒模式搬过来,挂出「顾客宠我千百遍,我把顾客当奶茶」的标语,再请罗永浩和罗振宇组成的「罗与罗」组合当顾问?
把近期的两个热点一锅烩后,我脑海中不自觉地蹦出了这画风混搭的情节。
两起热点事件,一个是罗永浩手撕西贝,另一个是刘强东直播炒菜。
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还贵」,刘强东说京东外卖希望能让用户「花25元就能吃到米其林三星级厨师的外卖」,隐约呼应上了。
问题来了:这份呼应,会转化为「西贝已塌,东贝当立」的闭环吗?
很多网友将「Why not」打在了公屏上:在网上搜「刘强东+东贝」,会发现煞有介事地呼吁刘强东成立「东贝」的不乏其人——许多网帖跟留言都说,西贝炒不了的菜,让「东贝」来。
这跟网友跑到雷军微博评论区许愿「求雷总生产卫生巾」剧情相似,都反映了「青天情结」的根深蒂固。
但我说刘强东当务之急是成立「东贝」,只是「打趣」部分网民而已,不可当真。
只要不傻都清楚,开「东贝」餐厅是个大坑。这道理我都懂,更别说刘强东了。
01
乍看起来,似乎有100个理由支持刘强东成立「东贝」。
比如,西贝塌房留下的生态位豁口需要填补。
在罗永浩当众指控贾国龙吃了两碗粉,贾国龙自捅两刀都没能证明「只吃了一碗」后,西贝的外部形象现在已经跟「除了顾客是现宰的,其他都是预制的」网梗绑定。
儿童餐赛道已经「一贝落」,这届网民乐于见到「万物生」,特别是「东贝」生。
又如,成立「东贝」是接住泼天流量的捷径。
在9月16日京东时隔18年重启的品酒会上,刘强东开启首次直播后就直言自己很紧张,「像贾国龙先生第一次炒菜一样紧张,像罗永浩第一次说脱口秀一样紧张。」之后亲自下厨做起了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又是明着cue,又是现炒,刘强东是懂流量的。
东哥不啰嗦,倒油又起锅。
要是顺势开个「东贝」餐厅,估计能硬控热搜更长时间。
再如,京东本地生活版图有外卖无到店。
本地生活战场「三国杀」 ,阿里、美团、京东均重兵布局了外卖,但在「到店」 板块却差距明显:美团手握大众点评这么个核心入口,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补上缺角,唯有京东在「到店」领域缺乏支点。
别人都是发力「到店」,有自营基因的京东直接着力于「店」,似乎也顺理成章。
还有,开「东贝」可以帮刘强东实现口碑积累。
给员工涨薪、给老家反哺、给快递员外卖员交社保,形塑了刘强东重情义讲人性的良心企业家形象。凭着东哥IP加成,网友哪天用脚投票把它投进高德扫街榜,也不是不可能。
开个「东贝」,兴许可以让刘强东「功德+1」,也跟他给外卖员交社保时的道德感爆棚的范儿很合。
另如,开「东贝」也能被视作刘强东的「回归初心」。
过年为老家老人发钱,七夕现身宿迁夜市路边摊跟乡亲合影、拿盆喝酒,都强化了刘强东不忘本的形象。
刘强东生涯首次创业,是在大四时在学校旁边开餐馆。现在要是再开餐厅,也算是回归初心。
从操作难度上讲,让用户「花25元就能吃到米其林三星级厨师的外卖」都有可能,开个干净又卫生还现炒的「东贝」又有什么难的?
02
但……抱歉我要说「但」了。劝退刘强东开餐饮店只需要1个理由:他没必要当冤种。
刘强东成立「东贝」图什么,图它不赚钱吗?
对京东来说,现在重要的是节用裕「企」。
要知道,京东外卖上线几个月已经亏损100多个亿,这使得京东从外卖「百亿补贴」发起者摇身一变成了外卖市场上的「反恶性竞争」者。
几个月前,京东美团还打得正酣,而今,双方口径都变为了「反内卷」——这次刘强东在品酒会上提到曾约王兴王莆中,又在炒糖色环节遇到烹饪问题时调侃「这煤气灶不会是从马云那买的吧」,本就颇堪玩味。
眼下京东「七鲜小厨」还在投入期,再去成立「东贝」,是嫌钱烧少了?
开餐厅比做外卖模式更重,利润也薄。数据能说明很多事:2025年上半年,北京3522家规上餐饮企业实现利润1.88亿元,同比降幅达67%。
这利润额,未必比得过超级主播一晚的佣金收入。
在此情况下,让刘强东做「东贝」,形同于让他纯为爱发电。
得看到,京东虽然涉足了餐饮外卖,但战略重心已很明显,那就是几个字:供应链,供应链,供应链。
今年618前夕,刘强东就曾明确,京东所有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
此次京东品酒会,醉翁之意也不在酒,而在酒旅。如果说品酒会是专门包了盘饺子,那酒旅业务就是那碟醋。
在酒旅业务棋盘上落子,能更好地将「高频带低频」模式跑通,核心也是围绕供应链来做。
这时候,成立「东贝」,不能说无关紧要,只能说毫不重要。
03
进一步讲,那些嚷着让刘强东成立「东贝」的,也许需要想想:就算真让刘强东开个「东贝」,他能做得比西贝更好吗?
答案大概率是「No」。他也成不了苦预制菜久矣的食客们的大救星。
不是刘强东道德水位不够,是餐饮业规律跳脱不了。
正如麦当劳肯德基的安全卫生水平远超国内同行那样,西贝已是多数消费者餐饮消费的安全卫生水平天花板了。
虽说我也觉得它有些贵,觉得它不好吃,但它能成为头部餐饮企业,说明它从品控情况到服务品质再到运营质量都经过了市场筛选验证的。这次舆论风暴这么猛,也不见有人搭车式爆料曝光它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
它只是很难经得起更「严苛」的审视而已。
刘强东再良心,也无法消除消费者「既想出餐快又想价格低还想尽可能现炒」的既要又要还要心态跟实际消费能力、接受等餐时长之间的矛盾,也没法摆脱对中央厨房的依赖——除非他希望「东贝」做不大、活不久。
说到底,呼吁刘强东成立「东贝」的根由在于西贝。那西贝危机的根由是什么?
看上去,是贾国龙不听这届自媒体「劝」地插自己两刀,是他在罗永浩放的「火」上猛浇了几桶「油」。但这只是表象,西贝的问题症结不在预制菜,也不在贾国龙,而在于它没开Buff,无法跟社会情绪同频。
西贝的舆论危机,真的是贾国龙这张嘴引起的吗?
社会情绪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但是载还是覆,未必取决于舟,也可能取决于「水」自身的多变。
贾国龙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预制菜敏感」与「贵即原罪」驱动下的社会情绪烈度。
这股情绪同样会裹着刘强东。
现在不少人呼吁刘强东成立「东贝」,希望他将「花25元吃到米其林三星级厨师的外卖」的供给能力复制到堂食上。
可如果「东贝」在现炒之外也有中央食堂,如果「东贝」没法做到25元吃到米其林大厨水准饭菜,他们会不会让「东贝」的舆论处境西贝化?
04
事实上,无论是「东贝」还是「南贝」「北贝」,都有可能陷入西贝目前陷入的舆论困境——只要它们也想走规模化路线。
虽然说不清从他们头顶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卖预制菜还贵」还是「卖预制菜不标注」。
在我看来,预制菜引发的问题很多都不是预制菜本身的问题,目前关于预制菜80%的争论都是伪命题。
跳出「预制菜=料理包=添加剂=化学品」的认知框架,将预制菜放到很多人预设的「凡是从备菜到上桌有一个环节不是现场制作的,就是预制菜」的嘴标下看,其实比「是不是预制菜」更值得关心的,是「是不是安全卫生」。
在预制菜话题上,我有几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1,如前同事杨万国所说,做菜往往包括多个流程:储料→备料→清洗→切配→腌制→预热→烹煮→摆盘→上桌。这些行为之间相互衔接,构成了人类行为连续体,无法被切割定义,这增加了预制菜定义难度。
2,很多人都爱现切慢煮的私房菜,但这无法阻挡餐饮标准化成为主流趋势,因为它对应的是伴随餐饮业「工业革命」而至的新生态。其打开方式便是预加工生产线和冷链物流设备,是后端供应链中央厨房和中台智能设施等,是多环节社会分工。
虽然鲜食口感更好,鲜食制作更显匠心,但食材低效利用、后厨空间要求、制作全程繁琐度都决定了其成本极高、时间很长,超出了绝大多数消费者实际承受意愿。
3,预制菜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鲜味上的退步,技术上的进步,是它的两面性。鲜味少了,不等于不健康了,技术多了,不等于更营养了。
其实很多工业化产品都是「预制」,只不过,由于食品安全为生的重要性就摆在那,餐饮预制的舆论挑剔程度会更严,容错空间会更小。
4,很多不合格的预制菜,连猪食狗粮都不如。把这里的「预制」两个字去掉,也一样成立。
法律该兜住的,是底线,也就是该管的是「安不安全」「卫不卫生」,至于「算不算贵」「好不好吃」,交给市场就行了——它需要的是用脚投票,而不是召唤无形的大手。
5,预制菜、转基因、中医,已成为国人量身定做的三道价值观测试题。对预制菜的态度,其实也是价值光谱是L还是R的投射。
05
说这些,倒不是说那些指责预制菜「卖得贵」「未标识」的声音就该置否,而是说,大众谈预制菜的问题时,往往是把它的安全卫生营养健康问题嵌入更复杂的结构性问题中。
杜飞骏老师就说,西贝-贾国龙与罗永浩之争,深层机制则在网络社会情感和网络社会症候群。一种网络纷争要想成为盛极一时的舆情,主动方必甘为社会大众的「嘴替」(罗永浩不是一个人在说话),被动方必沦为社会怨恨的「靶替」(餐饮业不是没有消费怨恨),而整场事件必升格为社会治理场的「场替」(一切传播症候都是社会病)。
在复杂的社会生态跟舆论气候下,围绕预制菜问题的讨论注定超出营养学健康学本身。
深谙舆论基本面的罗永浩就拿捏了这点,所以他可以左右腾挪的讨巧姿态,网罗了从「反对预制菜」到「不反对预制菜但反对预制菜不标注」再到「不反对预制菜也不反对预制菜不标注但反对预制菜卖得贵」各个论题下的支持者。
只有极少数口衔现代食品科学知识反对「利用流量优势地位撩拨群众情绪」「借助泛道德化叙事裹挟企业」的理中客,站在贾国龙一边,也站在了「群众」对立面。
跟罗永浩比,贾国龙在深谙人心方面还是小学生。
这,挺耐人寻味的。
也正因社会生态跟舆论气候太复杂,如果我是刘强东,我肯定不会成立「东贝」——因为我怕随时可能陷入舆论泥潭。
所以我判断,只要刘强东还是以往那个刘强东,他就不会成立什么「东贝」。
当然了,要是刘强东真的听劝成立了「东贝」,那我也乐见其成。若是能顺带着把老罗没解决的上海学生餐问题解决了,那简直位列仙班,我愿意献上膝盖,在他以后出现的每个直播间评论区都狂扣「东哥666」。
《》
©
来源:数字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