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疯转的冷思考:你认识谁不算本事,谁肯为你掏钱才算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8 19:55 1

摘要:先让产品自己开口——一瓶辣酱的“自我介绍”2018年,我推一款辣酱,味好却没人理。我咬牙砍掉所有“关系渠道”,把包装换成“扫码有故事”:每瓶背面印一段打工人的段子,扫码再送“加班安慰语音”。三周后,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两千万,关键词“加班酱”冲上热搜。年轻人自发晒

这是大赢的2210篇原创文章,持续日更,做一个特懂营销的创业者。

先给您端碗粗茶,别嫌淡。

我混江湖二十载,名片收过三寸厚,微信好友五千加,可一到月底算账,那些“认识”的人救不了房租。

后来才悟透:名片是纸,信任是钱;认识是客套,被认识才是饭碗。

今儿个,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说说营销里最不该信的一句鬼话——“我有人脉”。

一、认识谁不重要,被谁认识才金贵

我常听老板拍胸脯:“我跟某总喝过酒,跟某局打过球。

”我赔笑点头,心里翻白眼:酒桌距离买单还差十万八千里。

真正有用的,是顾客在货架前能一眼认出你的包装,是粉丝在直播间里敢为你秒付款。

产品够硬,服务够暖,你的名字才会从通讯录的“备注”变成“搜索栏”里的关键词。

否则,再大的腕儿,也只是一张合影,救不了库存。

二、我怎样把“被认识”从一句空话变成哗哗进账

先让产品自己开口——一瓶辣酱的“自我介绍”

2018年,我推一款辣酱,味好却没人理。我咬牙砍掉所有“关系渠道”,把包装换成“扫码有故事”:每瓶背面印一段打工人的段子,扫码再送“加班安慰语音”。三周后,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两千万,关键词“加班酱”冲上热搜。年轻人自发晒图,说“这酱懂我”。那一役,我零广告费出货十二万瓶。产品会讲话,比任何大佬代言都贵。再让服务长出记忆点——“多送一根牙签”的魔力

酱卖火了,竞争立马跟。我没降价,只在每单里多塞一根定制牙签,附一句卡片:“加班再晚,也别忘了吃水果。”成本三分钱,却换来大量回购截图。顾客说:“就冲这根牙签,我认你。”复购率从19%飙到46%。被认识,不是靠你认识谁,而是让顾客在细节里把你从一堆品牌里挑出来。最后让“被认识”可搜索——把名字焊在需求上

我注册关键词“加班酱”“安慰酱”,只要搜这两词,首页必跳我的店。接着做短视频,只拍一个场景:深夜办公室,灯光惨白,筷子蘸酱,配一句“生活再苦,也别饿着扛”。三个月,词条日搜索量从0涨到2万。现在即便平台换算法,顾客依旧能顺着词找到我。名字焊在需求上,就像把门牌钉在顾客脑门上,谁也拆不走。

三、总结:把“我有人脉”改写成“我有粉丝”的三句话

① 把产品做成自带梗,让它24小时替你吆喝;
② 把服务做出小惊喜,让顾客为你长记忆;
③ 把名字绑在搜索词上,让需求一出现你就跳前排。

记住,真正的人脉不是合影,而是顾客愿意为你掏钱的那个动作。

别再把时间浪费在酒局上,回实验室把味道调好一点,回仓库把牙签放整齐一点,回键盘把关键词再埋准一点。

三个月后,你若发现后台订单比微信好友多,就转我九块九,让我也认识认识你——钱不多,图个彩头,更让你记住:被世界认识,才算真本事;被顾客搜索,才是硬人脉。

我是赢销参谋大赢,每天只研究一件事,那就是卖卖卖!

来源:赢销参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