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战时期,宋庆龄发起成立以“宣传抗日,争取外援”为宗旨的民间团体“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抗战的情况,向外国募集资金和物资,帮助为抗战出力最多、最迫切需要的人们。在国际传播中,她坚持“援助中国抗战就是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核心理念,赢得了世
抗战时期,宋庆龄发起成立以“宣传抗日,争取外援”为宗旨的民间团体“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抗战的情况,向外国募集资金和物资,帮助为抗战出力最多、最迫切需要的人们。在国际传播中,她坚持“援助中国抗战就是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核心理念,赢得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广泛赞誉。
非官方的救济机构
1937年上海沦陷后,宋庆龄转移到了香港。1938年6月,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人的支持下,她组织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并任主席。她把“保盟”定性为民间性质的救济机构,她以民间人士的立场,客观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人民抗战的情况,向国际友人呼吁、争取援助,并按照最迫切需要原则和按捐赠人意愿的原则分配捐款和物资。她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在现阶段抗日战争中,鼓励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进一步努力以医药、救济物资供应中国。”“集中精力,密切配合,以加强此种努力所获得的效果。”
宋庆龄领导“保盟”在中国抗战前线的需要者和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朋友之间架起了桥梁,真实、立体、全面的信息传播,使外国朋友能够了解真实情况。这既是为了最急迫和真正需要的民众而呼吁援助,也是为了人类应该捍卫的共同价值,更是为了斩断残暴侵略和制造新灾难的链条,这就是“保盟”救济工作包含的“最真实的人道主义”。宋庆龄说:“每一块募集到的钱,每一个为这个目的而发出的呼声,都不仅是减轻痛苦,而且是打击那些制造这种痛苦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不予以摧毁,它们就必然要一路带来新的灾难。这是最真实的人道主义。”
作为救济机构,在传播中要说明谁需要救济?为什么需要救济?需要什么?也就是说,从救济机构的立场,以非官方或者民间人士的身份,在没有任何强制力的情况下,如何把自己的诉求讲得清、传得出,让人听得懂、有共鸣、能认同,传播者需要解决好一系列问题。
在国民党对于新闻报道严密审查的情况下,为了打破新闻封锁,宋庆龄坚持真实、客观报道原则,主持创办了“保盟”《新闻通讯》(英文版),定期向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进行报道。此外,她还利用国内外报纸电台等媒体的采访、发表演讲、写文章、写书信、宣言等,传播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呼吁最迫切的援助需要。
事实证明,宋庆龄用坚定的立场、艰苦的工作不断开辟道路,不断得到积极响应。“保盟”成立一年,就收到了各国朋友“捐赠的现金和物资”,包括捐款约二十五万元港币、十辆卡车、大型救护车、好几千条毯子、显微镜和X光机等医院设备、用于战地医疗站的帐篷、数千码被单和蚊帐,一些缝纫机和其他物品。另外,还向疟疾流行地区的军队和民众发放了七十万片奎宁。
宋庆龄诚挚地感谢友人们的善意,不断地强调她的立场并呼吁援助:“保卫中国同盟帮助在中国建立一个长期的医疗救济体系。它和按民主原则重建中国工业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进行协作。照料战争孤儿、已牺牲的中国战士的孩子,是它工作的一个方面。在敌后,它向为组织人民起来斗争和从日本人控制下恢复了大片中国失地的游击队,提供医疗服务。”“保盟不是中立的,它在各地都帮助中国的战斗。尽管它的职能是纯救济性的,但它的救济用于最能加强中国人民的斗争的地方。”
宋庆龄说,“保盟”“是一个积极援助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团体。由于特别熟悉中国抗战的情况,它能在最急需帮助的地方,向中国的战士和战争灾民提供宝贵的援助。在这种医疗和难民救济工作中,我们历来完全依靠如同你们这样的中国的朋友们的捐赠。”之所以迫切地需要国际援助,是因为中国军队不仅直接死于日本的炸弹,更有伤病威胁和营养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她呼吁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后胜利之前,中国迫切需要抢救生命的基本用品,希望被继续捐赠“大量的防治疟疾、霍乱、伤寒、痢疾和回归热的药品;各种改善医疗服务的医院设备;敷料、绷带和急救用品;伤员今年冬天御寒的毯子;伤病员和两年战争中的孤儿所需的罐头牛奶和压缩食品;用于发展和支持所有这些工作的资金。”
宋庆龄的不断呼吁,对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抗战斗争的真实情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援助中国抗战就是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斗争
宋庆龄不断呼吁国际援助,但并不强人所难。她的核心理念是:对中国人民抗战的援助就是支持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是争取和平的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帮助中国人民抗战就是帮助所有民主国家,因为抗日将士正在“用斗争挡住了侵略者的路”。她说:“救济只是反法西斯的救济。救济只是争取民主的救济。只有这样办,才能帮助中国人民并帮助你们自己。”
宋庆龄心系中国人民安危和中华民族存亡,又放眼全世界,认为国际援助具有对中国人民友好支持和对人类反法西斯斗争同仇敌忾的双重价值。她以世界视野和人类意识,发表专文《中国、世界和你们》指出:法西斯是人类实现和平民主的共同敌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援助中国抗战需要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因为中国人民对国际强暴的应战、是世界和平大厦的奠基石。她甚至十分干脆地说:“我们有权这样要求你们,因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已经在帮助着你们。”
宋庆龄用事实无可争辩地说明日本侵略者是践踏人类尊严的公敌和摧毁人类文明的恶棍!她描述日本侵略者滥杀无辜妇孺、工农民众、轰炸学校、民用车站的种种罪行。她说:“过去两个月来,你们当已看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蹂躏和屠杀。自炸毁天津南开大学为始,他们用武力占领了我们在华北所有的文化机关,于他们没有用的就一把火烧了去。他们炮击和轰炸上海和南京的大小学校;他们轰炸美国教会的医院,炸死了看护、医生和伤兵。为了恫吓我们的人民,为了要把我们击至‘屈膝’,他们滥炸从战区仓皇逃出的避难妇孺;在城市与和平的村庄中,他们的飞机对无辜市民一样的肆虐。火车、轮船、难民撤退的车站——那里聚集着最穷苦的人们——都成了他们发泄狂暴的目标。”她无比愤慨地控诉道:“他们把国际的法律和道德践踏净尽,而证明他们自己是全人类公敌和恶徒。这些都是明白的事实,不是宣传……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看来,世间是根本没有条约或公约的。”“敌人用尽一切现代的武器,用尽了一切凶残恐怖的手段,把我们的土地沉浸在无辜人民之血海中。”“外国人士也曾目睹南京之惨状。”
宋庆龄呼吁英国人仔细审察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日本法西斯主义者和黩武主义者以及他们惨杀的和非人道的破坏方法,不仅威胁中国的独立;他们对于所有民主国家以及人类的和平与自由,也同样是威胁。同志!你们自己看看,在仅仅两个月里面,日本帝国主义就已损害和破坏了英国在华的利益……英国的工业和商业已受到了巨大损失。”所以,“不仅是为了正义和公道,就是为了他们自己主要的利益,英国的人民也应尽力阻止日本对华的侵略,事情是很明白的。要是中国的抗战一旦失败,英国在华的经济利益也就完结。”
宋庆龄向国际社会发出的严正警告,由于法西斯摧毁人类文明和幸福的侵略恶行,人类史上未曾有过的残酷虐杀已经在世界各地蔓延,西班牙、中国,千万母亲妻子失去了她们的儿子和丈夫,“全世界笼罩在疯狂的侵略者的毒焰里面,文明处在毁灭的过程中”。她大声疾呼全世界妇女应该站在一起,为着人类的理性与幸福而战,援助我们、援助无数失掉儿子和丈夫的母亲们、妻子们,就是帮助你们自己争取和平的世界。
同时,宋庆龄郑重地向全世界传达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勇敢痛击侵略者的真实状况。“中国是地球上最爱好和平的、最不好战的国家,但要它在奴役与斗争之间有所选择时,它还是选择了斗争。”“中国人民从来不想侵略别人,但是中国人民也不会再任人赶出自己的家园作无家可归的奴隶和忍受‘东亚病夫’的嘲骂了。”“我们全国的团结统一,已发生伟大的力量,如堡垒一样坚固,给予侵略者以迎头的痛击。”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行动和意志,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在抵抗,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客观上也是保护英、美等国的在华利益。她坚信:“四万万五千万的中华民族是必然不会灭亡的。地球上没有一个力量可能消灭她”,因为,“中国正用了全副精神抗战着……日本的黩武主义者决不能奴役像中国这样伟大的民族,她现在是为了保持民族生存而抗战。毫无疑义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宋庆龄坚定地认为,无论敌人怎样疯狂,我们都将以自己的力量取胜,她说:“我敢代替全中国人民坚决地告诉你们,日本军阀必定在我们的领土上遭遇灭亡。中国人都准备以最后的牺牲来保卫祖国,我们全体民众的义愤,尽足以补偿军器上的差逊而有余。”
美国军事观察员卡尔逊当时对宋庆龄概括的“新中国的精神,忠诚,不自私,强烈爱国,为更好的更平等的生活方式而不知疲倦地工作”这个观点,极表赞同,他认为宋庆龄本人就是这种精神的象征。
汇入国际舆论主流
宋庆龄“援助中国抗战就是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汇入了国际舆论的主流。她言之成理,让国际社会听得懂、有共鸣、能认同,汇入国际舆论主流,是重要的国际共识。
早在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就是世界反帝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领导者。1927年冬,宋庆龄与国际知名人士爱因斯坦、高尔基、罗曼·罗兰等共同发起组织“反帝大同盟”,被推选为名誉主席。1932年1月,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宋庆龄致电高尔基,要求国际主义力量声援中国人民的淞沪抗战。高尔基在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响应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呼吁》一文,号召支持中国,援助中国。同年8月,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在荷兰举行,成立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罗曼·罗兰被推为大会主席。未能莅会的宋庆龄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
宋庆龄时刻关注着其他国家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状况。1933年,她发出《对德国迫害进步人士和犹太人民的抗议书》,她写道:“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反抗中国的恐怖、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权和人权、并与世界进步力量联合在一起的,它对于现在统治着全德国的恐怖和反动,感到非提出强有力的抗议不可。”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一天,美国政府力邀中国成为盟友,为中、美、英、苏同盟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1942年1月1日,以四国为首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2年至1944年间,中国两次派出数十万部队进入缅甸,与盟军一起粉碎了日军与德意法西斯合流的图谋。
正是由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结成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合力抵抗,终于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宋庆龄以其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坚持维护人类正义和世界和平,在国际形势复杂、利益多元的情况下,正确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世界地位和对人类实现和平正义的价值,明确中国抗战形势变化将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形势产生深刻影响,极具预见性和前瞻性。她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国际上有识之士的赞同,成了国际舆论的主流观点,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最后的胜利所印证。
(作者蔡瑞燕 单位: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