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特朗普第二次去英国搞国事访问,本来该是美英外交的正经场合,结果在温莎城堡出了岔子,有人把他和已故性犯罪者爱泼斯坦的合影投到城堡塔楼上,还拉了巨幅横幅,最后警方抓了4个人。
2025年9月,特朗普第二次去英国搞国事访问,本来该是美英外交的正经场合,结果在温莎城堡出了岔子,有人把他和已故性犯罪者爱泼斯坦的合影投到城堡塔楼上,还拉了巨幅横幅,最后警方抓了4个人。
这事儿一出来,原本聚焦外交的目光,全转到这场抗议上了。
说实话,特朗普刚到英国那天,没直接奔温莎城堡。
他周二晚上落地,办完入境手续后,先去了伦敦市中心的美国驻英大使官邸歇了一晚。
本来想他可能急着对接第二天的行程,后来发现人家是为了攒精力,毕竟周三要参加查尔斯国王在温莎城堡办的迎接仪式,那可是英方定的“盛大庆典”,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驻英大使官邸也不是一般地方,之前拜登、布林肯访英都在这住过,安保是美英双方一起盯的,既安全又能临时对接细节,倒也合理。
再说说温莎城堡,这地儿在伦敦西边25英里,是英国王室的老宅子了,还是联合国认定的文化遗产。
以前奥巴马、普京来英国,女王都在这儿接待过。
英方把迎接仪式放这儿,明着是重视特朗普访英,暗着也是想借城堡的历史感,强调美英那“特殊关系”。
但谁能想到,这么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反而成了抗议者的“舞台”。
特朗普去温莎城堡前几个小时,抗议的人就先行动了。
先是在城堡附近显眼的地方,挂了条大概10米长的横幅,上面印着特朗普和爱泼斯坦的肖像,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来看。
之后更绝,他们用设备把一堆东西投到城堡的一座塔楼上,不光有两人的脸,还有爱泼斯坦案子里受害者的照片、案件进展的新闻片段、警方的调查报告,甚至还有一封据说特朗普2003年写给爱泼斯坦的生日信。
泰晤士河谷警方接到消息就赶过来了,最后以“涉嫌恶意传播”抓了4个人,现在这4人还被拘着,案子在进一步查。
警方说这事儿就是“公开的噱头”,没影响城堡主体安全,但把周边秩序搞乱了。
老实讲,我觉得抗议者这招挺“聪明”的,横幅吸引路人关注,投影把内容直接“贴”在王室建筑上,视觉冲击力强,还容易被路人拍下来发网上,传播得特别快。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外交场合这么闹,确实也会让场面有点尴尬。
说到特朗普和爱泼斯坦的关系,俩人以前还是朋友呢。
特朗普没当总统的时候,俩人情往来挺多,都在上流社交圈混,还一起去迈阿密海滩的派对、纽约时装周这些场合。
特朗普2002年接受采访时,还说过爱泼斯坦“是个非常棒的人,和他在一起很有趣”。
后来不知道为啥就疏远了,具体原因没公开说,搞不清是因为商业合作闹掰了,还是有别的事儿。
而爱泼斯坦呢,2019年因为性犯罪被关起来等审判,结果在纽约的拘留中心死了,法医说是缢吊身亡,但有些受害者家属至今还怀疑不是自杀。
今年9月初的时候,美国众议院民主党人把那封所谓的“生日信”公开了,说是2003年特朗普写给爱泼斯坦的,信里还有“期待未来更多愉快合作”这类话。
这信一出来,立马引了不少热议,大家都在猜俩人以前的关系到底有多近。
但白宫立马站出来否认,说这信是“不实信息”,是民主党故意伪造的。
如此看来,民主党这时候披露信件,怕是有点政治心思。
毕竟11月就要中期选举了,特朗普是共和党热门候选人,民主党这么做,说不定就是想借这封信抹黑他,影响中间选民的支持率。
而白宫坚决不认,也是怕这事儿影响特朗普的访英行程,还得保住他的竞选形象。
最有意思的是,抗议者还把这封信投到了城堡上,等于把这场政治博弈搬到了国际舞台上,让特朗普更下不来台。
其实这种在政治访问时搞投影抗议的事儿,近年也不是第一次了。
2024年马克龙去加拿大,有人把“反对养老金改革”的内容投到渥太华议会大厦;2023年博索纳罗去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也被投了反对他的内容。
这些抗议者都懂,找个有象征意义的地方,用投影这种方式,不用大规模聚集,成本低还安全,关键是容易在网上传播,效果比拉普通横幅好多了。
这次参与抗议的还有个叫“人人都恨埃隆”的组织,这组织2022年就成立了,一开始是反对马斯克收购X平台后放松内容审核。
他们之前还在马斯克的硅谷科技峰会外贴过海报,在特朗普竞选集会场外搞过静默抗议。
毫无疑问,他们这次掺和进来,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和马斯克关系好,俩人以前公开互相支持,马斯克2024年还给特朗普捐过竞选钱;另一方面也是想借特朗普访英的热度,让更多人知道他们这个组织。
抗议事件后,英国有民调显示,快一半人觉得抗议是合理表达不满,三分之一觉得不该扰乱外交活动,还有些人没明确态度。
英国王室没直接批评或支持,就说“尊重公众表达权,同时希望外交活动顺利推进”。
英国工党还有议员在议会里说,邀请特朗普访英是政府的错误决策,加剧了社会分歧。
不过从官方层面看,美英的合作没受影响,查尔斯国王的迎接仪式、两国的贸易和防务会谈都照常进行。
毕竟对两国政府来说,务实合作比一场抗议重要多了。
但民间层面,英国人对特朗普的分歧更明显了,这对美英那“特殊关系”来说,也不是啥好事。
老实讲,这次特朗普英访翻车,不只是个外交小意外。
它既能看出大家对“有权的人和犯罪者扯上关系”的担心,也能看到政治博弈和抗议方式的变化。
对特朗普来说,这事儿加上生日信的争议,说不定会影响他以后的竞选;对美英来说,官方合作没断,但民间的裂痕怕是没那么快补上。
以后再有人搞国事访问,估计得更留意这类抗议,不然一不小心就成了国际新闻的“笑柄”。
来源:琴溪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