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病人突然被剧痛惊醒。脱臼一般的疼痛先是从大脚趾袭来,然后在脚踝、小腿、关节之间游移不定。病人颤抖着,身体轻微发热。疼痛随着时间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他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更别说一个人在房间里走动时产生的震动了。」
「凌晨两点,病人突然被剧痛惊醒。脱臼一般的疼痛先是从大脚趾袭来,然后在脚踝、小腿、关节之间游移不定。病人颤抖着,身体轻微发热。疼痛随着时间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他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更别说一个人在房间里走动时产生的震动了。」
这段话出自托马斯·西登汉姆(Thomas Sydenham),他是英国的著名医生,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认识痛风的人。他曾患痛风30多年,因此才有这样深入的体会。
痛风,这一昔日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如今却在年轻人中越来越高发,让人不禁要问:痛风为何不再“挑”年龄?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77亿,痛风患者超1700万,且18-35岁患者占比近60%。
痛风的本质是嘌呤代谢紊乱引发的尿酸失衡,伴随炎症风暴与组织损伤。传统药物虽能缓解症状,却难以根治代谢紊乱的根源。随着再生医学的突破,干细胞疗法凭借其独特的代谢调控能力,为痛风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当代痛风的现状:
年轻化与代谢危机的双重挑战
2024年7月,《柳叶刀·风湿病学》发表了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痛风患者人数已高达5580万,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26倍,并预测到2050年,全球痛风患者总数将攀升至9580万。
发病率激增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的156.5亿元增至2025年的36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中国患者年增长率达9.7%,远超欧美国家。年轻化趋势显著临床中最小患者仅11岁,青少年因高糖饮料、熬夜、肥胖等不良习惯成为高风险群体。并发症威胁痛风不仅是关节痛,更与糖尿病、心梗、肾衰竭等密切相关。据统计,痛风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有以下情况:95%的概率引发阳痿、早泄、肾炎、肾结石等慢性肾病;80%的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50%患者会有严重的关节变形而导致残疾;30%的患者引发尿毒症导致死亡。治疗困局
治疗痛风的传统手段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例如秋水仙碱)、尿酸合成抑制剂(如别嘌醇)和尿酸排泄促进剂(例如苯溴马隆)。
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疼痛和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和肝肾功能损伤。
饮食调整:
痛风患者需要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和红肉等。这种饮食限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营养不足。
虽然这些传统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痛风症状,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并存在副作用和饮食限制的问题。
面对痛风带来的剧烈疼痛和健康威胁,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是否有一种方法,能为我们带来希望?
干细胞为痛风患者带来希望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能够在痛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干细胞干预痛风的作用机制:
有效抑制内源性嘌呤生成,降低尿酸指数;
避免长期服用药物对肝脏和肾脏的毒副作用,减少并发症;
调节身体代谢,恢复整个人体系统的正常运转。
接受干细胞临床治疗的痛风患者通常会出现显著改善。
包括:酸痛和炎症减轻、受影响关节活动能力增强、各项疾病指标改善、血压趋于正常、以及长期来看关节和周围组织功能/状况的改善等。
临床案例一
两周后61例CDF患者各项指标显著改善
对61例CDF患者采用全身和局部输注的方法干细胞移植,两周后患者的血β2-MG、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标显著下降,尿β2-MG、IgG、Alb、THP、24h尿蛋白、24h白蛋白排泄等指标也显著改变,证明患者的肾功能提高。
临床案例二
经过一个疗程的调理后,患者尿酸已降到326.15
30岁的袁先生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外出应酬,餐餐大鱼大肉并且烟酒不断,导致身体略微肥胖。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袁先生患上了严重的痛风,每次痛风发作,左脚趾关节、两腿膝关节疼痛难忍,导致无法正常走路,即便是睡觉也会被痛醒,有时则是痛得难以入睡,彻夜难眠。
在去过多次医院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后,袁先生接触到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痛风的研究项目。在干细胞调理一个月后,袁先生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经过一个疗程的调理后,袁先生的痛风再也没有发作过,关节也不再肿胀。检查数据显示,袁先生的尿酸降到326.15,已在参考值内。
临床案例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效改善肾功能
2017年,山西医科大学为探讨经鼠尾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痛风肾的影响,取36只幼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2只,为正常组;另一组24只,为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腺嘌呤200mg/kg/d 灌胃4周制作痛风肾大鼠模型。
移植BM-MSCs后,治疗组(BM-MSCs+CRF组)的BUN、Scr和24小时尿蛋白相比于PBS+CRF组显著地降低(如表2- 2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改善肾功能。
临床案例四
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急性痛风模型中的关节炎症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临床研究团队于2023年7月18日在《免疫学》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SC therapy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gouty arthritis hinting an early COX-2 induction”的临床研究报告,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疗法可缓解痛风性关节炎。
研究数据表明:全身给药MSC可以改善关节内注射尿酸钠诱发的急性痛风模型中的关节炎症。
痛风作为代谢性疾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袭年轻群体,其并发症更对生命健康构成系统性威胁。传统治疗局限凸显了创新疗法的迫切性,干细胞技术以其多靶点调控机制为痛风患者点亮新希望。相信随着干细胞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传统医学顽疾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参考资料:
[1] SALAMA H,ZEKRIAR,MEDHAT E,et al.Peripheral vein infusion of autolog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Egyptian HCV-positive patie 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J].Stem Cell Res Ther,2014,5(3):70.
[2] Medina, Juan Pablo et al. “MSC therapy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gouty arthritis hinting an early COX-2 induction.”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vol. 14 1193179. 18 Jul. 2023.
[3] Wang, Jie et al. “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 Ameliorate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Induced Gouty Inflammation in Mice.”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vol. 8 1710. 12 Dec. 2017.
[4]《2023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
[5] Hauser, Ross A, and Amos Orlofsky. 2013. 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 with whole bone marrow aspirate for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a case series. Clinical medicine insights.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September 4).
[6] Kheansaard, Wasinee, Sumana Mas-Oo-di, Surasak Nilganuwong, and Dalina I Tanyong. 2012. Interferon-gamma induced nitric oxide-mediated apoptosis of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no. 1 (January 19).
来源:国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