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轻慢:请于东来守住公众人物的言论边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9 23:23 2

摘要:当"用真品换真心"的经营理念为胖东来赢得满堂喝彩时,其创始人于东来一句"传播美好远比传播仇恨更能引领人们走向光明"的言论,却让这位"良心企业家"陷入舆论漩涡。在电影《731》引发全民历史反思的背景下,这番将铭记战争罪行等同于"传播仇恨"的表态,不仅暴露了对历史

当"用真品换真心"的经营理念为胖东来赢得满堂喝彩时,其创始人于东来一句"传播美好远比传播仇恨更能引领人们走向光明"的言论,却让这位"良心企业家"陷入舆论漩涡。在电影《731》引发全民历史反思的背景下,这番将铭记战争罪行等同于"传播仇恨"的表态,不仅暴露了对历史认知的严重偏差,更警示公众人物:言论有边界,专业有分工,守住本分远比跨界发言更重要。

731部队的罪行从来不是抽象的历史符号,而是铁证如山的反人类暴行。最新公布的3010页罪证史料中,759名部队成员的《身上申告书》详细记录了他们参与人体实验的轨迹,幸存者口述中"马路大"(实验材料)被活体解剖的细节,以及部队编制文献所揭示的自上而下的国家犯罪体系,无不印证着这段历史的沉重分量 。这些史料不是仇恨的载体,而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沉痛的教科书——忘记这些,才是对和平最大的背叛。于东来将这种历史记忆简单归为"仇恨",实质是用商业世界的简化思维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

作为拥有电影院线资源的企业家,于东来的言论早已超越个人观点范畴。公众看到的不仅是一句不当表态,更是胖东来影城在9月18日后将《731》排片从每日十几场骤减至五场的实际行动。这种"言论+商业"的双重回避,构成了对历史教育的隐性消解。须知公众对胖东来的尊重,源于其"把95%利润分给员工"的担当,源于"40天带薪年假"的人文关怀,但这种商业伦理不能简单移植到历史认知领域 。当企业影响力触及公共领域,尤其涉及民族伤痛记忆时,保持必要的敬畏与沉默,远比轻率表态更显责任。

公众人物的言论自由从来伴随特殊义务。法律层面早已明确,明星、企业家等公众人物对基于公共利益的批评负有更高容忍义务,同理,他们在历史、民族等敏感领域的发言也必须承担更严格的审慎责任。于东来或许习惯了用"传播美好"的商业哲学化解经营难题,但731议题需要的不是温情脉脉的调和,而是直面罪恶的勇气。正如考研名师汤家凤所言,企业家应当弄清真相再发言,而非用"创业不易"的逻辑绑架历史认知。

真正的商业文明,既需要"周二闭店"的人文温度,更需要尊重历史的精神高度。胖东来的成功源于对商业本分的坚守——明码标价、无条件退货、极致服务,这些都建立在对专业领域的深刻理解之上 。同样,在历史认知的考场里,保持谦逊、尊重史实、谨言慎行,才是公众人物应有的本分。建议于东来先生不妨将这份专业精神延伸到历史领域:与其用模糊的"美好"消解沉重的记忆,不如用影城资源多排映一场《731》,用商业影响力支持历史教育,这或许比任何表态都更有说服力。

历史记忆不是可以随意取舍的商品,民族伤痛更不容轻飘飘地解构。期待于东来先生能回归企业家的本分,在商业领域继续传递美好,而在历史议题上,若没有深刻认知,不妨保持沉默——这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自身声誉的珍视。毕竟,能让企业走得更远的,除了商业智慧,更有对文明底线的坚守。

来源:魅力新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