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巴深处的文县,气候温和湿润,是纹党参等中药材的优质产区。近年来,文县中药材产业按照“西北纹党、全域杂药”的发展布局,依托扶持,抢抓时机,全力建设产业链、示范(点)基地,强化科技赋能,使中药材在文州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秦巴深处的文县,气候温和湿润,是纹党参等中药材的优质产区。近年来,文县中药材产业按照“西北纹党、全域杂药”的发展布局,依托扶持,抢抓时机,全力建设产业链、示范(点)基地,强化科技赋能,使中药材在文州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这份沉甸甸的丰收,源于产业的扎实根基与稳步成长。截至2024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累计达12.96万亩,总产量11000吨,总产值39600万元。其中,作为“独一份”的道地药材纹党参,种植面积达10.95万亩,产值30140万元,撑起了丰收的“半壁江山”;小杂药材亦不甘示弱,2.01万亩种植面积收获4150吨产量,贡献产值9460万元。今年以来,丰收势头更盛,预计种植面积达13.06万亩,产量增至12300吨,产值突破43500万元。
丰收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强力驱动。文县以规划为纲,《纹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精准导航;以绿色为基,77%以上的绿色标准化种植率、0.8万亩种苗繁育基地,从源头保障药材品质;以品牌为翼,“文县纹党”跻身国家级农业品牌目录,“中寨”等品牌入选“甘味”精品,央视宣传与20余场推介会让文县药材声名远播;以加工为桥,10 家企业、8条生产线实现75%的加工转化率,8500立方米仓储库为丰收 “保鲜增值”;更以科技为壤,与兰大等高校共建科研平台,年培训800余人次,让农户种出“好收成”。
药香飘处,幸福生花。中药材产业的丰收,让文县农户的 “钱袋子”愈发鼓实——线上交易额近3000万元的电商渠道、全产业链的就业岗位,将“田间药材”变成了“家庭收入”。从晾晒药材时的笑容,到收到订单后的安心,丰收的喜悦浸润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金秋的文县,收获了中药材的硕果,更收获了产业发展的底气与民生幸福的甜味。未来,文县将继续深耕中药材产业,以科技赋能、项目支撑,推动中药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陇南文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