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迪纳摩布加勒斯特这赛季确实打得不错,联赛九轮过后排在第三位,教练泽利科·科皮奇的调教初见成效。上一轮客场击败佩特罗鲁的比赛相当提气,全队带着这股势头回到国家体育场,本该是吸引球迷的绝佳时机。偏偏这次对手法鲁尔上门挑战,看台售票情况却意外遇冷。
迪纳摩布加勒斯特这赛季确实打得不错,联赛九轮过后排在第三位,教练泽利科·科皮奇的调教初见成效。上一轮客场击败佩特罗鲁的比赛相当提气,全队带着这股势头回到国家体育场,本该是吸引球迷的绝佳时机。偏偏这次对手法鲁尔上门挑战,看台售票情况却意外遇冷。
按理说球队走出破产阴影后面貌一新,甚至拿到了欧战资格许可,球迷没理由不买账。本赛季五胜一负的战绩也算硬气,包括那场轰进七球的同城德比——这种比赛放往常早该引爆票房了。但俱乐部官方数据摆在那儿:对阵法鲁尔的门票就卖出四千张左右。国家体育场那么大个场地,这点上座率看着都空旷。
价格倒不是问题,最便宜的站票二十列伊,相当于三十多块人民币,贵一点的贵宾体验区五百列伊。对比罗马尼亚联赛平均水平,这定价甚至算得上良心。我突然想起上赛季他们打布加勒斯特星队时,同样的场地票价翻倍还秒空。球迷心态有时候真摸不透。
深层原因可能得扯点历史包袱,迪纳摩自二零零八年以来就没在主场赢过法鲁尔,十六年没翻身的魔咒确实膈应人。虽然现在球队排名比对手高,但老球迷心里估计都犯嘀咕。另一方面法鲁尔这赛季踢得也不差,球迷怕触霉头索性躲家里看转播?这种心理在东欧球场挺常见。
要说完全怪球迷也不公平,罗马尼亚经济这些年也就那样,普通家庭掏钱看球越来越精打细算。除非是铁杆死忠或者关键德比,否则优先保衣食住行。我翻过资料,迪纳摩上赛季平均上座率大概八千多人,这次四千确实偏低,但也没跌破底线。
这场球结果还挺重要,要是迪纳摩赢了同时快速队输球,他们就能爬到联赛第二。竞技层面看这是冲击欧战资格的关键节点,球迷反应却如此平淡。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联赛的尴尬——中小俱乐部哪怕成绩短期反弹,也很难立刻唤回球迷的信任。
转会市场砸钱能买来战绩,但重建球迷文化需要时间。迪纳摩管理层大概也明白这点,所以票价定得克制。现在看来说不定是明智之举。要是定价虚高又碰上门票滞销,反而更伤士气。
有时候觉得东欧足球和西欧真是两个世界,英格兰超级联赛保级队都能场场坐满五万人,这边老牌球会拼死拼活也就几千人捧场。经济差距是一方面,足球文化断层可能更致命。迪纳摩这季要是真能冲进欧洲联赛,估计球场气氛会不一样。但现在嘛,球迷选择谨慎乐观也没啥可指摘的。
赛前发布会记者问科皮奇怎么看门票销售,克罗地亚人倒是淡定。“真正来的都是懂球的”,这话说得挺体面。确实,死忠球迷的质量比凑热闹的路人重要得多。不过职业足球终归是生意,上座率长期低迷终究不是好事。
倒是好奇客队法鲁尔球迷来了多少,他们那边票价比主队还低点儿,但长途奔波来看场联赛也不是轻松事。两支球队最近都没什么球星噱头,纯粹靠竞技实力吸引人——这种比赛反而能检验球迷忠诚度。
踢完这场联赛就要进入国际比赛日间隙,迪纳摩管理层趁这两周得琢磨琢磨营销策略了,光靠战绩说话看来不够。听说他们青训梯队最近出了几个好苗子,要是能提拔一两个本地孩子上来,说不定能拉动社区球迷的情绪。这种套路在布加勒斯特周边俱乐部挺管用,比如星队前年推那个左后卫就多卖了不少季票。
说到底足球还是人的游戏,球迷可以为一记世界波欢呼,也会为球队经济状况不佳而沉默。迪纳摩这四千张门票背后,藏着东欧足球复苏路上最真实的温度计。
来源:绿茵风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