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庆国庆—2025全国优秀书画家 李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1 13:02 1

摘要:李历Li Li,原名李立,号(笔名)慧潭,北京人,满族,书画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法国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席,国际奥林匹克集邮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艺术顾问,国际教育电视台艺术顾问,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贵阳东山书院院长,贵州丽

李历Li Li,原名李立,号(笔名)慧潭,北京人,满族,书画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法国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席,国际奥林匹克集邮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艺术顾问,国际教育电视台艺术顾问,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贵阳东山书院院长,贵州丽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代理艺术家。

李历先生旅居法国多年,艺海漂游百余国家,并成为著名书画大家范曾的四大弟子之一。2003年回到国内,创建贵阳东山书院,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书画创作中。2016年初完成《百草集》传统中草药主题系列百幅花鸟画创作。目前已完成的作品有国画集《一带一路国花》,正在创作的国画作品集有《贵州版百草集》(2024年出版)、禅意画《无相人生》等。

李历先生热心公益,一直是“火柴天堂”慈善晚会(贵州明彻助学中心主办)的资深志愿者,每年都会捐出自己的作品参加义拍,所得款项用于帮助更多贵州山区失学儿童。

在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的星空中,李历(慧潭)先生犹如一颗璀璨的恒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重新诠释着“一带一路国花”这一经典主题。这位满族艺术家携北京古都的文化底蕴,融西方艺术的视觉张力,在牡丹的富贵与梅花的风骨间,找到了民族精神与个人表达的完美平衡。

李历的一带一路国花作品首先令人震撼的是其笔墨语言的当代性转换。他笔下的牡丹不再是传统绘画中单一的富贵象征,而是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精神内涵。通过浓淡相宜的墨色变化和极具张力的构图安排,李历将牡丹描绘得既雍容华贵又充满力量,花朵仿佛在纸上呼吸、生长、绽放,展现了一种“活”的美学。这种对传统花鸟画的现代诠释,不仅延续了中国画学的文脉,更注入了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

作为满族艺术家,李历在一带一路国花创作中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智慧。他的作品既保持了汉族文化中对国花的传统理解,又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审美视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这种跨文化的艺术实践,恰恰体现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在李历的画笔下,国花不再是某一民族的专属符号,而是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象征,超越了民族界限,抵达了更普遍的人类审美体验。

李历一带一路国花作品的最大成就,在于实现了从“形似”到“神似”的美学飞跃。他不仅描绘花卉的外在形态,更捕捉其内在精神。观其牡丹,可见盛世气象;赏其梅花,可感民族风骨。这种对“神韵”的追求,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自然再现,达到了“借物抒情”的艺术高度。在李历的墨色浓淡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花朵的绽放,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绽放,一种精神力量的绽放。

值得深思的是,李历的艺术实践本身即是对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作为国际艺术舞台的活跃者,他并未盲目追随西方当代艺术的潮流,而是扎根中国传统,从中发掘具有当代价值的艺术元素。他的一带一路国花作品既能在国际展览中引起共鸣,又保持着鲜明的中国身份认同,这种“全球本土化”的艺术策略,为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启示。

李历的一带一路国花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生命力。这些作品不仅是纸上的花卉,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记录着我们对美的理解、对精神的追求、对文化的自信。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李历的艺术实践提醒我们:真正的传统不是复刻过去,而是以当代语言重新诠释永恒价值;真正的创新不是否定历史,而是在深厚积淀中开出的新时代花朵。

墨色深处见国魂,李历先生的一带一路国花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高度,也看到了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特光芒。这些作品必将随着时间流逝,愈发显现其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成为记录这个时代精神面貌的艺术丰碑。

著名书画评论家 罗成

来源:红木手艺人阿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