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田到户几十年,咱们农民兄弟过上了稳定的日子,但不少乡亲还是会念叨,地块太碎、太杂,一个人手里攥着好几处零星小田,播种收割来回跑,比城里人上下班还累。
说起农村土地,真是一部家家户户的“史诗大片”。
分田到户几十年,咱们农民兄弟过上了稳定的日子,但不少乡亲还是会念叨,地块太碎、太杂,一个人手里攥着好几处零星小田,播种收割来回跑,比城里人上下班还累。
有时候想机械化耕种,不但费油,还得提前规划路线,生怕漏下一块。
小时候听大人讲:“谁家地多不是事,地散了还真是个大难题。”
最近几年,各地上马“土地小块并大块”行动,不少村庄迎来了一场大变革。
原本分散在村东头、西头的小地块,如今通过流转、整理,成了一整块大片良田。
不少朋友刚开始心里还有点嘀咕,担心国家又要“动土”,其实真正落地后,大家都竖大拇指点赞。
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从灌溉、道路、机耕道到田埂绿化,全部按新农村标准打造。
田间作业不再是祖传“独轮车”,现代化农机隆隆驶入田间,几亩、十几亩的活一个上午全干完,剩下时间泡壶老茶,享受天伦之乐。
灌溉系统升级,告别了扛水桶、拉水管的繁忙,节水环保效果立竿见影,省时省力。
统一规划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房前屋后。
许多村庄启动全域土地整治,原来脏乱的小路修成了宽敞的柏油路,房屋按统一风格重新修整,小院绿植环绕,垃圾集中处理,夏天蚊虫大大减少。
村里人常说,以前下雨出门踩泥巴,如今四季都能穿皮鞋晃悠。
农民真正的受益有四条。
第一是种地轻松,省时省力,年轻人也愿意回村发展;
第二是土地质量提升,宜机化水平大幅提高,一台拖拉机顶三五个人干活;
第三是生活环境美了,绿道、广场越来越多,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老人抬脚就能遛弯踏青;
第四是不少村子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村集体和农户双双分红,钱包鼓了,腰杆硬了。
“土地小块变大块,农民种田不弯腰。”
这不只是顺口溜,更是新农村建设路上的真实写照。
不需要大城市的喧嚣,也不羡慕都市的楼房,农村同样可以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生活。
不走偏门、不搞噱头,实打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让土地焕发新活力,这就是如今的新气象。
来源:酷妹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