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盘新村:“五联共促”解锁民族团结“幸福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1 16:37 3

摘要:临翔区平村彝族傣族乡永平村银盘新村地处澜沧江以东,是集乡内4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为一体的集中安置点,居住着彝、傣、拉祜、汉等5个民族。近年来,永平村银盘新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精神

临翔区平村彝族傣族乡永平村银盘新村地处澜沧江以东,是集乡内4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为一体的集中安置点,居住着彝、傣、拉祜、汉等5个民族。近年来,永平村银盘新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党建联结,共聚区域发展“向心力”。乡党委及村“两委”班子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持续推进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成立银盘山党支部、物业公司,建立三级管理网格,按照一级网格“统到村”、二级网格“分到片”、三级网格“包到户”的分级管理模式,由村党总支牵头,将村庄划分为5个片区,辖区内269户划分为15个三级网格进行包保治理,将民族团结工作融入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有效实现“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思想浸润,让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群众心中。

产业联合,共建乡村振兴“致富路”。立足资源禀赋和民族特色,大力发展坚果种植、咖啡种植、姬松茸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盘活平村乡农特产品加工中心、坚果加工厂等集体经济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以来,在永平村投资240万元建成平村乡坚果精深加工厂300平方米,健全坚果精深加工厂生产链;按照“企业+农户+村集体经济”联动模式,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带动农户增收6万元,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7万元。稳步推动469万头移民搬迁安置项目肉牛养殖场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建成后实现肉牛养殖“千头村”目标,既能拉动集体经济增收也能有效拓宽周边农户“家门口”就业渠道。在巩固发展好现有产业的同时,平村彝族傣族乡以银盘新村为试点,着力打造集咖啡种植体验、文化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永平村“咖啡小镇”。按照“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村党总支与临沧云佳咖啡有限公司签订“购苗+咖啡回购”协议,通过发展“咖啡庭院经济”“坚果+咖啡+茶叶”“坚果+咖啡+魔芋”等种植模式,多元推动咖啡产业在永平村落地生根。目前,乡党委及村“两委”发动党员干部及银盘新村群众,盘活居民房前屋后土地和村庄绿化地,共种植咖啡44亩11000株,有效实现“庭院美化+产业增收”互利共赢。为让群众切实跟得上产业升级的脚步,平村乡持续落实“3+N”专家人才帮扶机制,发挥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体作用,年内在永平村共开展坚果种植、水稻旱种、咖啡种植等农业技术培训10余场,争取实现技术赋能增产增收,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田间地头。

治理联动,共筑平安和谐“幸福梦”。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抓手,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村民共治工作。通过“积分管理+评先评优”模式深化村民自治。推行“月评分、季评选”积分制,推动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由三级网格长每月对包保农户量化打分,评选出“最美庭院”并进行公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法律宣传+民事调解”筑牢法治根基。以银盘新村街天、重大节假日节前为重点,乡司法所、平安法治办、消防站等多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森林防火、院坝消防安全宣讲、以案释法等多种普法活动20余场次,进一步筑牢群众法治观念,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乡村风气;设立“调解室”,发挥三级网格长“哨兵”作用,秉持“小事不出格(网格)、大事不出村”理念,及时有效化解涉及矛盾纠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筑牢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围绕“传统文明+时代新风”推进德治建设。深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四德”教育及孝老敬老等实践活动;评选道德模范、美丽家庭、廉洁家庭等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正能量与真善美在乡村传递。依托“服务平台+网络电视”提升治理效能。推广政务服务APP,实现医疗、社保等事项“掌上办”;利用IPTV电视、网格微信群及时发布政策、收集民意,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建设“数字乡村”平台,布局智能监控和云广播系统提升技防能力。

文化联心,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平村彝族傣族乡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平村彝族小调(香堂)、平村特色饮食制作技艺、平村腌鱼鲊制作技艺、平村三角粑粑制作技艺等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银盘新村,各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热情似火的“火把节”和酣畅淋漓的“泼水节”碰撞出绚烂光芒,每年至少吸引10000名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感受民俗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品尝民族美食,带动了“五红宴”“红菌小院”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在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扎实抓好乡风文明培育。统筹利用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科技普法等系列活动共计10余次。无论是茶余饭后手拉手的休闲“打跳”,还是日常围坐一起配合乡、村工作的开展,位于银盘新村正中央的文化广场见证了民族团结的故事,“籽籽同心,心手相连”早已铭刻在了平村乡各族群众的心中,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相互欣赏、彼此借鉴、共同进步的氛围日益浓厚。

服务联享,共搭惠民暖心“大舞台”。用好用活公共文化场所。做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护及管理,按需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暑假期间,银盘新村农家书屋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的“假期幼儿园”,村“两委”、妇联干部、共青团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当起了“临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乐器、象棋、阅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解决了农忙期间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又让孩子们培养了兴趣爱好。用实用精村庄物业管理公司。巩固完善银添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管理制度,提升村庄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公共设施维护等治理效能,切实让村民居住更舒适、生活更舒服。

团结是福,进步是路。今后,平村彝族傣族乡永平村银盘新村将不断巩固深化创建成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展现新作为,让平村彝族傣族乡这颗“江畔明珠”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

编辑:付天美

编审:杨 斌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来源:临翔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