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是在初始充电过程中通过电解液分解在负极表面形成的钝化层,对于钾离子电池(PIBs)的安全和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PIBs因其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快充潜力而备受关注。在实际应用中中,基于石墨的电池面临严重的副反应、剧烈的体积变化、较低
文章背景
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是在初始充电过程中通过电解液分解在负极表面形成的钝化层,对于钾离子电池(PIBs)的安全和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PIBs因其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快充潜力而备受关注。在实际应用中中,基于石墨的电池面临严重的副反应、剧烈的体积变化、较低的初始库仑效率(ICE)和不稳定的SEI,这使得确保安全和大规模能量存储应用变得困难。因此,对于PIBs来说,合理设计SEI显得更为必要。根据先前的研究,SEI的组成和结构可以通过温度来调节。界面反应和石墨表面状态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通常来说,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电解液组分的还原稳定性和电池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例如电解质中的K+迁移、通过SEI的扩散、电荷转移和体积扩散等),最终改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提出了通过控制温度来精确调控石墨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有机/无机组分比例,以揭示SEI属性与界面动力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温度,成功在石墨表面获得了具有可控有机/无机比例的SEI组成,并通过一系列实验,使用全电池来验证其离子传输能力和稳定性。研究发现,有机组分在增强动力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具有富有机SEI(例如-(CH2CH2O)n-)的全电池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而具有富无机SEI(例如KF)的全电池则展现出卓越的循环性能。
相比之下,具有有机-无机平衡SEI的全电池可以协同提供快速的K+传输能力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从而实现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研究揭示了SEI中有机组分在优化K+存储性能中的关键作用,为SEI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并对高性能钾离子电池(PIBs)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Uncovering the Role of Organic Species in SEI on graphite Towards Fast K+ Transport and Long-life Potassium-ion Batteries”为题在国际顶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第一作者为Ying Mo和Wang Zhou,通讯作者为湖南大学刘继磊和高鹏教授。
主要内容
图1.不同有机/无机组分含量的SEI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的机制。
图2.KFeHCF/Gr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图3.KFeHCF/Gr全电池的动力学特性。
图4.PIBs中SEI的演变和稳定性。
结论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通过调节温度设计具有不同有机/无机组分比例的石墨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EI),阐明了有机和无机组分对界面动力学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SEI中的有机组分(如PEO)在促进K+传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无机组分(如KF)在循环过程中维持SEI结构稳定性中起到了关键因素。因此,有机-无机平衡的SEI能够整合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物理化学优势,有效促进KFeHCF/Gr全电池中的电荷转移过程,从而实现出色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具体来说,具有有机-无机平衡SEI的KFeHCF/Gr全电池展现出了105.1 mAh g−1的比容量,在500 mA g−1时具有77 mAh g−1的优越倍率性能,并且在50 mA g−1下经过6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1.6%。详细的深度剖析XPS分析揭示了有机-无机平衡SEI在电化学稳定性方面的优势,甚至超过了富无机SEI,导致在全电池循环后SEI的厚度和组成变化最小。这项工作系统地阐明了SEI中不同组分对PIB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强调了有机组分在优化K+存储性能中的重要性,并为调节SEI结构提供了合理的指导。
参考文献
Y. Mo, W. Zhou, K.Wang, W. Yang, Z. Liu, S. Chen, P. Gao and J. Liu, Uncovering the Role of Organic Species in SEI on graphite Towards Fast K+ Transport and Long-lif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Energy Environ. Sci., 2025,
全文链接:
文章来源:高低温特种电池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来源:肖潇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