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胆、胰管道常常被内镜医生称为“消化道的最后一块盲区”,因为胰腺、胆管容易被肝脏、胃等器官“隐藏”起来。因此,胆管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危害极大。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微创诊疗科主任刘颖团队联合超声内镜(EU
胆、胰管道常常被内镜医生称为“消化道的最后一块盲区”,因为胰腺、胆管容易被肝脏、胃等器官“隐藏”起来。因此,胆管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危害极大。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微创诊疗科主任刘颖团队联合超声内镜(EUS)、十二指肠镜及胆道子镜(Eye MAX),成功诊治一例胆总管下段肿瘤,标志着科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启“精准化”新阶段。
64岁的尹大娘此前在多个医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了解到龙中医一院可以实现ERCP引导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于是前来就诊。消化微创诊疗科主任刘颖接诊后,发现患者主要症状为黄疸、消瘦,无发热、腹痛,与患者携带的此前彩超诊断不符。患者入院后检查结果提示存在中度贫血、重度黄疸、凝血异常以及多项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结合具体症状和体征,刘主任认为虽然患者物理检查未提示肿瘤占位性病变,但患有胆管肿瘤或者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可能性极大。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刘颖团队决定为其实施超声内镜联合ERCP引导下Eye MAX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通过超声内镜检查,发现患者十二指肠主乳头白光下外观形态正常,没有糜烂、溃疡、颗粒及结节样改变,但乳头开口反复刺激无胆汁流出,超声下所见十二指肠乳头结构清晰、完整,呈向肠腔内突起的三角形略低回声结构,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超声切面大小约7×4mm。排除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后,刘主任决定进一步行ERCP引导下Eye MAX直视下诊断胆管内病变。经过麻醉师充分评估,尹大娘接受无插管全身麻醉下行ERCP及经口胆胰内镜直视手术。经口腔利用2米长的十二指肠镜达到十二指肠胆管开口处,通过操作孔道置入Eye MAX进入胆管中,发现胆总管末端见粘膜增厚,表面糜烂,伴有重度不规则狭窄,局部见绒毛样新生物,从而印证了此前胆管肿瘤的诊断。由于患者胆管梗阻严重,诊断完毕征得家属同意后,直接进行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打通胆道通路,肉眼可见大量黑褐色胆汁流入十二指肠。目前,尹大娘恢复良好,排便颜色由白陶土样转为黄褐色,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减轻。
胆胰疾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如胆结石、胆管癌、良恶性胆管狭窄、胰管结石、胰腺肿瘤、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等。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势,被称为消化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是公认的经典诊治胆胰疾病标准。然而,常规ERCP诊治受限于影像学技术,不能对胆、胰管疾病进行直视诊治。超声内镜是将内镜与超声技术结合,直接透过胃壁对胆、胰等后覆膜器官进行扫查,成为消化内镜的“第三只眼睛”,在胆胰疾病诊治中拥有巨大优势,作为ERCP的有效补充,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口胆胰管导管直视系统(Eye MAX)在ERCP十二指肠镜基础上,经附送水孔道引入直径2.7mm的Eye MAX,可在直视下进行胆、胰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揭开了直视下诊疗胆、胰疾病的面纱,和EUS联合扫查,能打通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治范围的最后盲区。
龙中医一院消化微创诊疗科将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胆道子镜三镜联合应用,改变了既往对胆胰疾病的常规处理方式,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对胆胰疾病进行精准诊断,为复杂胆胰疾病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为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来源:健康生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