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感染」如何治疗与预防?一文了解|临床必备

360影视 2024-12-25 08:34 4

摘要: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免疫功能障碍和遗传易感性是导致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到失代偿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机制。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率为67%,可发生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和真菌。

导语

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免疫功能障碍和遗传易感性是导致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到失代偿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机制。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率为67%,可发生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和真菌。感染部位包括肺部、胸腹腔、胆道、泌尿系、肠道、皮肤和软组织等。部分患者发生自发性菌血症,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累及肾脏、血液系统等,危及生命。本文整理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飨读者。

肝硬化合并感染的预防策略

对于细菌感染的高风险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移位。首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考虑及时进行5-7天的头孢曲松1 g/d静脉滴注预防治疗。其次,对于肝硬化合并低蛋白(9分,血清胆红素水平>3 mg/dL)或肾功能受损(血肌酐> 1.2 mg/dL,血尿素氮>25 mg/dL,或血钠疫苗接种

其他预防策略包括营养评估与增强(以逆转营养不良或肌肉减少症)、避免不必要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及时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on-selective beta-blockers, NSBB)以防止肝硬化进展和静脉曲张出血,以及妥善控制腹水和水肿。除了对具有临床意义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硬化进展具有预防作用外,NSBB还被证明可以减少肠道通透性和细菌转位。荟萃分析表明,NSBB在预防SBP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尽管近期荟萃分析发现益生菌补充对预防肝硬化感染没有显著效果,但目前正在研究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组的缓解策略。

此外,完善卫生保健机构感染防控计划也很重要,包括明确感染防控目标、人员培训、微生物监测、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携带者的隔离、手卫生、适当的管理以及对侵入性医疗设备必要性的定期评估。

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治疗

在加强支持治疗基础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控制感染、改善预后的关键。肝硬化合并感染一旦诊断,应立即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抗感染治疗

目前,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对于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口服奥司他韦可缩短病程。对于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可分别选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或膦甲酸钠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应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医院感染、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曾感染耐药细菌或近期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患者,建议选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加用糖肽类抗生素,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治疗48~72h评估治疗效果,疗效肯定者可不考虑细菌培养结果继续原方案治疗,疗效差者应进一步明确病因及致病菌,调整抗菌药物。重症感染进展迅猛,遵循“ 重拳猛击”原则,早期应用广谱强效抗菌素,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降阶梯治疗。因抗生素多通过肝脏代谢,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应加强保肝药物治疗。

肺真菌病的抗感染药物选择需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对于肺念珠菌病,首选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或米卡芬净。对于肺曲霉菌病,首选伏立康唑,疗效差或不能耐受患者换用卡泊芬净或米卡芬净。对于毛霉菌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于肺孢子菌病,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

参考文献

[1] Piano S, Bunchorntavakul C, Marciano S, Rajender Reddy K. Infections in cirrhosis.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 Aug;9(8):745-757.

[2] Campbell KA, Trivedi HD, Chopra S. Infections in Cirrhosis: A Guide for the Clinician. Am J Med. 2021 Jun;134(6):727-734.

[3] 南月敏,李佳峥. 肝硬化与感染[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5):609-611.

[4] 贾继东,任红,等.王宝恩肝脏病学(第2版)[M].科学出版社,2022:555-598.

[5] 王俊杰.肝硬化合并感染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40-41.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