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以上为甲流,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怎么用?一篇给你讲清楚

360影视 2025-01-06 09:04 3

摘要:可见,无论是门急诊病例还是住院严重病例中,流感都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此外,流感病毒阳性率正快速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行株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昨日(1月5日)

话题#甲流#

#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

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哨点医院的门急诊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

可见,无论是门急诊病例还是住院严重病例中,流感都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此外,流感病毒阳性率正快速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行株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

那么,什么是甲流?

得了甲流会有哪些症状?

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

应如何选择服用?

来看解答↓

甲流7日病程及用药图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

玛巴洛沙韦vs奥司他韦

有何区别?

抗流感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很多人会问这两个药怎么选?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孙博洋介绍,玛巴洛沙韦作用机制和奥司他韦是不一样的。

玛巴洛沙韦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让体内不再进病毒;奥司他韦是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

玛巴洛沙韦单次给药后消除半衰期大约需79个小时;奥司他韦血药浓度下降半衰期一般为6至10个小时。

玛巴洛沙韦全病程只需要给1次药;奥司他韦需要每天服用2次、连吃5天。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幼儿则可按照体重具体计算给药剂量。

甲流与普通感冒

有何不同?

普通感冒

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甲流

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儿童感染谨防热性惊厥

甲流早期往往表现为高热,在幼龄儿童中易诱发热性惊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热性惊厥是儿童发热的常见合并症,以6个月至5岁的儿童更为多见,常在儿童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发生。

什么是热性惊厥?

孩子热性惊厥发作时,多表现为体温超过38.5℃、两眼上翻、四肢僵硬或抽动、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呼叫时无反应。热性惊厥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在3至5分钟后停止。

应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应立即将孩子放在安全、平坦的地方,并注意几个不要:

一是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筷子、大人的手指头等;

二是不要喂服退热药,不要喂食包括水、药物等在内的任何东西;

三是不要试图束缚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损伤。

家长用药需注意什么?

儿童感染流感后,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目前有专门的儿童可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使用,特别是发病48小时内。对症治疗则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并规范使用退热药,还可使用一些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的药物。

此外,王荃特别提醒,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和退烧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检查药物成分是否有重叠,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预防甲流关键做好这几点

尽管甲流“来势汹汹”,但公众也不必“如临大敌”,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之一。

此外,这些日常防护措施,也不能掉以轻心: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尤其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昨天(1月5日)迎来小寒节气,气温进一步下降,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因室内外温差加大,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增加,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进入发病高峰期,市民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一旦感染甲流

抗生素无效

不要自行选择抗病毒药物

应及时就医

来源:环球网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