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院的老房子里,我撞见了父亲和外婆的秘密

360影视 2024-11-23 09:31 4

摘要:吃着百家饭长大、穿着百衲衣活着,等到十八岁他主动找到外婆,说希望能做上门女婿,一是报答我外婆对他的恩情,二是他真稀罕我那嫁人就被人说克死丈夫的母亲。

1978年,春风还未吹到偏远的村落。

六岁的我跑到废弃的后院儿玩耍,发现令我震惊的一幕。

我的父亲是个上门女婿,除了他家人都死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吃着百家饭长大、穿着百衲衣活着,等到十八岁他主动找到外婆,说希望能做上门女婿,一是报答我外婆对他的恩情,二是他真稀罕我那嫁人就被人说克死丈夫的母亲。

我的外婆是个苦命的女人,她早早的就守寡,独立抚养三个闺女长大成人。

在那个时候的村子里,绝户是特别受歧视的,更别说还是这种绝户的寡妇。

但我外婆丝毫不理会那些风言风语,勤俭持家、辛苦劳作,照顾起整个家。

我父亲那时候就是个小叫花,在村里东一口、西一口的讨饭吃。

外婆心善,每天都会拿出一些黄饼子什么的给他填饱肚子。

我母亲比我爸大五岁,她也继承了我外婆的美貌和善良。

也经常会拿出食物来接济我那吃不上饭的父亲。

我母亲也是个命苦的,她嫁人第一晚就守了寡。

原因是那个男人娶媳妇高兴喝多了酒。

出去送完人解裤子方便掉进了水塘里。

我母亲被送回外婆家,落个克夫的名声。

这样的女人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再嫁出去的。

我父亲那年跪在外婆跟前,说我进你们家当上门女婿。

以后就跟儿子一样孝顺您,一定要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当时他十八、我母亲二十三,外婆也才不过刚过四十岁。

我外婆考虑了一番,答应了我父亲,将这个家托付给他。

70年代,农村有多穷,我相信绝对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

饭都吃不饱、补丁摞补丁,现在的电视剧绝演不出当时的穷。

我父亲是个能干的,但就是如此依旧填不饱全家五口人的肚子。

我外婆和母亲也很能干,相比较我的父母,外婆更加的有头脑。

她一个字不认识,却经常能从收音机听出一些国家政策的变动。

我当时还是个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懂,玩那就是我每天的课程。

有次我和小伙伴玩烦了,突发奇想要去后院那排旧房子里探险。

后院是我外公的祖上传下来,都是几十上百年的老房子。

有些已经塌了半边,有些还维持着土坯房的模样。

想到就做,那个年龄的我根本就不知害怕为何物。

我小心的爬过土墙,踩着杂草溜进后院里面。

心里充满了激动,就好像有宝藏等着我一般。

我打算先从没塌的那两间土坯房开始探险。

只是当我走到门口,惊讶的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

“娘,咱这么做行吗?万一被人知道了,那就......”

“你胆子怎么这么小?娘都不怕,你个大男人怕什么?好好弄,赶紧弄完!”

年幼的我,脑门上开始往外冒问号,父亲和外婆在里面弄啥呢?

只听我夫妻答应一声,旧房子里面就传来吱呀吱呀的响声。

我好奇地跑到窗口,隔着挂草帘子窗户往里面看过去。

我父亲正满头大汗的跟驴一样推着小磨。

而我外婆则是不断摇动着纱网沥着豆浆。

他们旁边还有个烧着的大锅和豆腐箱。

我惊喜地跑进去,手抓起豆腐塞嘴里。

要知道那年头,豆腐可绝对是稀罕物。

我的出现让我父亲差点被吓得坐地上。

我外婆则是满脸没好气的过来。

在贪吃我脑门上点了一个指头。

还说我差点将他们给吓死。

还以为是村里来抓他们的。

当时大运动还没完全过去。

什么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

只要被人发现,逮住就能扣大帽儿。

我外婆爱听广播,从里面听出一些门道。

她认为国家的政策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再加上家里实在太穷,都快养不起我们了。

她才拽上我父亲,决定搞一次“投机倒把”。

我外婆祖上就是做豆腐出身,解放前就十里八乡有名。

建国后被评成中农,才将自己嫁给我外公那个八辈贫农。

做豆腐的手艺也没处施展,就这么一耽误二十多年的时间。

外婆问我豆腐好吃不?我说外婆做的豆腐是全世界最好的。

她大笑着将我放到一边,继续跟我父亲在旧房子里磨豆腐。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父亲就和外婆一人一个挑子出了门。

等到傍晚的时候,两人才喜笑颜开的回到家里。

我父亲从挑子里拿出两半袋换回来的黄豆。

我外婆的要更多一些,还从鞋底掏出一把零钱。

卖到钱的外婆更加坚定想法,我们的后院就成了加工厂。

不久之后我母亲也加入“挑子军”,三人分头出去卖豆腐。

期间也不是没有被人发现,只是村干部睁只眼闭只眼。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外婆每天都会给村干部送些豆浆。

乡里乡亲的,他们吃人嘴短,也不愿意弄得关系紧张。

改革的春风吹过神州大地,豆腐的生意可以随便做了。

我家门庭若市,村里也都是提着豆子换豆腐的。

我父亲则是每天都往外送,忙的是脚不沾地。

80年,我家就成了全村少有的富裕户。

不到两年,老房子扒掉盖成新砖瓦房。

再也不用在老房子里憋屈的做豆腐了。

又是几年过去,全村第一座楼房问世。

到现在我家依旧经营着豆腐坊。

只是规模却比那会扩大几十倍。

光工人就有四五十个之多。

每天豆腐送出去有数千斤。

各种附属品也都分别销售。

可惜一手创建的外婆离开了。

她是在北京奥运会那年走的。

走的时候还念叨着世道好了。

让我们一定不要忘勤劳致富。

如今想起,就如同近在眼前。

人生拼的就是智慧和胆量。

这句话我的一声都不敢忘!

来源:一生只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