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关于“文科消亡成为全球性浪潮”的话题引发热议。2024年秋季,哈佛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美国人文学科入学人数在过去十年总体下降了 17%;在中国,2019 - 2022 年,经教育部审批撤销的文科专业多达 1422 个。数据面前
近期,关于“文科消亡成为全球性浪潮”的话题引发热议。2024年秋季,哈佛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美国人文学科入学人数在过去十年总体下降了 17%;在中国,2019 - 2022 年,经教育部审批撤销的文科专业多达 1422 个。数据面前,曾经的、现在的文科生们都在面临拷问:文科真的“无用”吗?文科即将“消亡”吗?
其实,在中国,文理之争和“文科无用论”从来就没停止过,张雪峰也曾在直播中,斩钉截铁地说“文科都是服务业”。文科如今深陷困境,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以一句“文科消亡是伪命题”来简单回怼,而要理性审视其困境,看看哪些是难以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改变的。
一方面,就业市场的反馈不容乐观,部分文科专业培育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之间出现显著脱节。就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课程架构宽泛松散,缺乏精准对接职业需求的靶向性,导致毕业生步入求职战场时竞争力匮乏,对口岗位寥寥无几,这无疑成为高校对其“动刀”的重要缘由。
另一方面,在科技一路狂飙突进的时代浪潮之中,社会资源分配更多向理工科倾斜。新兴技术领域催生大量高薪岗位,吸引了更多人才涌入,也促使高校为顺应产业升级大势,将资源聚焦于理工科专业建设,文科领域所获投入相对较少,难免相形见绌。
但据此断言文科无用、文科消亡,无疑是短视的、狭隘的。所谓的“有用”,更多是从就业、变现、市场的角度来评判。但公允地说,就业难并非文科独有问题,即便是曾备受追捧的“生化环材”等工科专业,在今天也被戏称为“四大天坑”。当时代的车轮轰隆隆碾过时,蓬勃和落伍其实都难以抵挡。
再者,文科是人文学科的统称,大学中文系老师都会告诉你,文学是“人学”,本质上都是关于人的学问。这几年来,与“文科无用”的呼声和专业裁撤的现实相伴随的是,刘擎、项飙、罗翔、戴锦华等人文社科学者备受喜爱和哲学社科类书籍的畅销。事实上,越是在一个文科“无用”的数字化时代,人们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文科所承载的人文精神、社会价值塑造以及批判性思维培育等功能,为人们塑造缜密的逻辑和稳定的精神内核提供了可能。千百年来,文史哲等学科,恰似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火种,将智慧的光芒不断延续,让我们得以明晰自身从何处来,又该往何方去。它们赋予个体对人性、伦理、家国情怀的深度洞察,使我们在物质追求之外,拥有精神栖息之所,进而凝聚起社会的价值共识,维系着文化血脉的源远流长。
破解文科“无用论”“消亡论”,不在于追问“文科到底有没有用”,而在于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科和文科生”。面向未来,文科教育的价值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显得愈发重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处理的能力,更需要穿透数据迷雾、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文科教育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正是应对复杂多变社会挑战的关键。正如一位大学老师讲过的,“不是文科没用,是我们没长出文科的能力来。如果不能懂得去自觉、主动地去生长这些能力,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没用的文科生。”因此,不是文科无用,而是高校的文科教育需要改革。
当下,我们所呼唤的文科教育,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文科。一方面,文科要深度嵌入现实议题。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带来的矛盾冲突,文科研究者需深入实地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发挥文科“社会润滑剂”“思想启明星”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不应再有“分科思维”,数字人文领域的兴起便是例证。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应积极拥抱技术,拥抱新的浪潮。高校作为文科教育的主阵地,需优化文科专业布局,摒弃陈旧冗余课程,通过文理融合,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文科绝非夕阳西沉,而是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面临重塑转型的关键节点。当我们以革新姿态、融合思维重构文科教育版图,持续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征途点亮明灯,筑牢社会发展的精神根基,文科重生的春天早晚会来。
作者 | 陈立民
编校 | 韩宗峰
来源:美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