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宣:第三轮“双一流”评选,这些高校有望“上车”!

360影视 2025-01-11 17:02 2

摘要:近日,教育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教育部官宣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将扩容!这一消息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让无数高校师生、家长以及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士为之振奋。

教育部“双一流”扩容,高等教育迎来新篇章

近日,教育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教育部官宣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将扩容!这一消息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让无数高校师生、家长以及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士为之振奋。

“双一流”建设,堪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皇冠明珠”,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自2017年首轮“双一流”名单公布以来,这一项目就承载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切期望,肩负着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前两轮“双一流”建设已取得斐然成效,一批高校和学科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逐步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我国高等教育赢得了声誉与话语权。

如今,第三轮“双一流”开启扩容大幕,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考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井喷之势,急切呼唤更多高校在优势学科上发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渴望借助高等教育的崛起实现弯道超车,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从国际竞争格局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世界各国围绕顶尖科技人才与创新高地的争夺白热化,我国亟需扩容“双一流”,打造高等教育“航母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回顾前两轮“双一流”,看高校发展轨迹

(一)首轮奠定基础,开启新局

回首2017年,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重磅出炉,如平地惊雷,震撼学界。彼时,140所高校荣耀入选,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所,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含44个自定学科)。这份名单,打破了以往高校建设的固有格局,采用动态调整机制,让所有高校都有了奋勇争先的机会,彻底激活了高等教育的“一池春水”。

众多高校在入选“双一流”后,踏上发展“快车道”。以郑州大学为例,作为首轮入选的“双一流”高校,河南省举全省之力支持其发展,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短短几年间,郑大的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ESI排名大幅提升,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齐飞,一批顶尖科研成果相继涌现,逐步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为中原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竖起一面旗帜。

(二)第二轮精准布局,强化特色

时光流转至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在万众期待中亮相。此轮建设延续首轮“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方针,建设高校增加至147所,新增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7所高校,它们宛如七颗新星,为“双一流”注入新鲜活力。

在学科布局上,第二轮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向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大力倾斜。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达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全方位夯实国家科技与文化发展根基。如复旦大学,新增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紧密对接国家在经济、意识形态、公共卫生、芯片等关键领域的人才需求,为攻克“卡脖子”难题储备力量。

两轮对比,变化清晰可见。高校数量的稳步增长,彰显国家持续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决心;学科布局的优化调整,精准反映不同阶段国家战略走向。首轮侧重于搭建“双一流”基本框架,让有实力的高校入围先行发展;第二轮则着重强基固本、补齐短板,提升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精准度与效能,推动高等教育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二、第三轮“双一流”评选标准大揭秘

(一)学科实力:核心指标

学科实力堪称“双一流”评选的核心支柱。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最具权威性的国内学科评价体系,其结果犹如“晴雨表”,精准反映高校学科的综合实力。在前两轮评选中,多所高校凭借学科评估中的亮眼成绩成功突围。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该学科依托雄厚的科研积淀、顶尖的师资团队,在深海探测、船舶设计等前沿领域屡创佳绩,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支撑,毫无悬念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博士点数量是衡量学科厚度的关键标尺。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越多,意味着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越完备,科研创新土壤越肥沃。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其机械工程学科不仅学科评估表现卓越,还设有多个博士点,每年为行业输送大量高端科研人才,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稳稳屹立于“双一流”之列。

ESI排名则是国际视野下的学科竞争力试金石。高被引论文数量、论文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彰显学科在全球科研版图中的影响力。苏州大学的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多篇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引发全球科研同行广泛关注,凭借这一突出优势,材料科学强势入选“双一流”学科,助力学校迈向国际学术前沿。

(二)科研成果:关键砝码

科研成果是高校科研实力的“军功章”,在“双一流”评选中分量极重。国家级科研奖项是科研实力的硬核彰显,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获得者,往往是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中南大学的粉末冶金研究院,凭借在先进粉末冶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开创性成果,斩获多项国家级大奖,为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提供核心材料支撑,其相关学科也借此东风,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歌猛进。

重大科研项目是高校科研攻坚能力的实战考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意味着高校站在了国家科研战略的最前沿。清华大学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牵头承担多项重大项目,汇聚顶尖科研团队,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向着打造世界量子科研高地的目标奋勇前行,持续巩固其“双一流”顶尖学府地位。

高影响力论文则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国际“代言人”。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如同在科研界的奥林匹克赛场夺金,瞬间提升学校全球知名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多篇重磅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引发全球科学界瞩目,以科研硬实力捍卫“双一流”名校荣耀。

(三)师资队伍:人才保障

师资队伍是高校发展的“源动力”,是“双一流”建设的人才根基。高端人才数量与质量是师资队伍的“金字招牌”。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学术领军人物,不仅自身科研成果斐然,更能引领学科团队攀登科研高峰。北京大学各学科汇聚众多顶尖学者,他们言传身教,培育后学,在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等领域开疆拓土,构筑起北大“双一流”建设的人才“护城河”。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性关乎高校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确保学科人才梯队接续有力。年轻教师的创新活力、资深教授的深厚积淀相得益彰。复旦大学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双管齐下,既广纳全球英才,又注重本土中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出一支老中青结合、学术传承有序的师资劲旅,为“双一流”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团队建设是汇聚科研合力的关键。国家级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能整合资源,攻克重大课题。西安交通大学的“热流科学与工程”科研团队,成员涵盖多学科领域专家,他们协同创新,在能源高效利用、热管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助力学校相关学科在“双一流”赛道加速奔跑。

(四)社会服务:责任担当

社会服务是高校回馈社会、彰显价值的“必答题”,也是“双一流”评选的重要维度。人才培养与输送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根基所在。高校为地方、行业培育适配人才,充实发展生力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扎根东北,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输送大量工科人才,他们奋战在智能制造、航天装备等一线岗位,以专业技能赋能区域发展,铸就哈工大“双一流”特色名片。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快车道”。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联盟,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华南理工大学与珠三角众多企业深度合作,在食品加工、材料化工等领域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大批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腾飞插上科技翅膀,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智库建设让高校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高校依托学科专长,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科领域深厚底蕴,在经济政策、社会治理等方面产出大量高质量智库成果,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尽显“双一流”高校社会责任担当。

三、有望“上车”的高校大猜想

(一)综合实力强劲的“潜力股”

在冲击“双一流”的赛道上,一批综合实力强劲的高校宛如“潜力股”,备受瞩目。深圳大学,这所坐落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高校,自带“特区光环”。建校伊始,便得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援建,起点颇高。历经近四十年砥砺奋进,深大已发展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等多个领域。2024年,其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是借助深圳发达的科技产业生态,与华为、腾讯等巨头紧密合作,学生实践机会丰富,就业前景广阔。此次学位授权点审核,深大新增9个博士点,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势头迅猛,综合实力直逼众多“双一流”高校,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底气十足。

江苏大学,溯源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历史底蕴深厚。以工科为优势,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堪称王牌学科。在农业工程领域,研发的智能化联合收割机等先进农机,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立下汗马功劳;机械工程学科在汽车工程、流体机械方向成果斐然,多款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达国内领先。师资队伍中,专家学者既精于教学,又勤于科研,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ESI排名持续攀升,多个学科闯入世界前1%,冲击“双一流”呼声颇高。

青岛大学,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素有“冲一流”雄心。办学历史逾百年,文化底蕴深厚,培养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发展贡献卓越。学科门类齐全,恰似“地方版山东大学”,理工医、经管法、文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一应俱全。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等12个学科跻身全球ESI排名前1%,3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近400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65%,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众多。凭借多学科协同发展、扎实的科研根基与出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向“双一流”发起有力冲击。

(二)行业特色鲜明的“排头兵”

聚焦行业领域,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校脱颖而出,堪称“排头兵”。南京工业大学,化工领域的老牌劲旅,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底蕴深厚,可追溯至上世纪。在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前沿方向深耕细作,科研成果丰硕。如研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性能卓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首创的绿色化工工艺,大幅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学科评估中获评A,软科排名全国第四,实力不容小觑。江苏省亦大力扶持,志在助其冲进“双一流”,为我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再添动力。

浙江工业大学,扎根浙江大地,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其王牌,入选省“登峰学科”,在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技术等领域科研成果卓著。2024年,牵头完成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勇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产学研转化成效显著,众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为化工企业带来丰厚效益。制药工程专业同样实力不凡,与药企深度合作,新药研发捷报频传,为守护国民健康添砖加瓦,冲击“双一流”势头正盛。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领域的璀璨明珠,眼视光医学专业独树一帜,蜚声国际,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眼视光学教育模式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八分之一的眼科医生。临床医学类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前10%,专业素养过硬。科研上,围绕药学登峰学科建设,布局蛋白质药物等“五大方向”,在生长因子新药领域国际领跑。浙江省委常委会更是为其擘画蓝图:到2027年,进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向着更高峰攀登。

(三)区域重点扶持的“幸运儿”

着眼区域发展大局,不少高校受政策倾斜,成为有望突围的“幸运儿”。河南农业大学,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高教主力军,肩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任。作物学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方面成果丰硕,选育的多个高产优质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下赫赫战功。河南省举全省之力支持,资金、政策全方位倾斜,助力其冲击“双一流”,盼其为中原农业崛起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昆明理工大学,地处西南边陲,冶金工程学科王牌闪耀,有色金属、生物医药两大学科群协同发展。在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冶金工艺优化领域攻克诸多难题,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2023年,牵头项目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A类学科零突破,科研实力获国家权威认可。云南省将其视为高教“排头兵”,资源汇聚,志在帮其敲开“双一流”大门,带动区域高教腾飞。

东北地区高校同样不甘示弱,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类学科、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等,依托深厚产业根基与地方政策扶持,在各自领域深耕,成果斐然。这些高校承载着区域复兴希望,借“双一流”扩容东风,有望华丽转身,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高教活力,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双一流”扩容影响深远

(一)对高校: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有望入选的高校而言,搭上“双一流”这趟快车,无疑是开启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资金扶持如源头活水,国家与地方政府的专项经费将滚滚而来,滋养科研创新的沃野。科研项目申报时,“双一流”招牌宛如金字招牌,大大提升中标几率,让高校得以在前沿领域深耕细作。人才引进更是顺风顺水,全球顶尖学者纷至沓来,共筑学术高地。像深圳大学,若成功入选,凭借其城市魅力与“双一流”加持,将吸引更多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入驻,冲击世界科技前沿。

声誉提升更是立竿见影,“双一流”光环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分数线水涨船高。产学研合作大门洞开,企业蜂拥而至,高校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际交流中,高校将与世界名校平起平坐,互学互鉴,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入选后将在化工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但机遇与挑战孪生,已入选高校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动态调整机制时刻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高校持续奋进。竞争白热化,同层次高校在学科排名、科研成果比拼上分毫必争,稍有懈怠便可能掉队。而未入选高校也并非毫无机会,它们以“双一流”为标杆,查漏补缺,在学科建设、师资引育、科研攻坚上奋起直追,为下一轮评选厉兵秣马。

(二)对学生:更多优质选择

于万千学子而言,“双一流”扩容是福音降临。升学之路豁然开朗,更多高校跻身“双一流”,本科招生计划有望扩容,学子们进入名校深造几率大增。考研党也有了更多心仪院校可选,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触手可及。以山东考生为例,家门口的青岛大学若入选,学子们不必再千里迢迢奔赴外地求学,在家乡就能享受一流高等教育。

就业市场上,“双一流”学历成为敲门金砖。名企招聘偏爱有加,起薪优厚,职业晋升通道更为顺畅。选调生、人才引进等公职岗位招录向“双一流”倾斜,学子从政之路更为宽广。深造机遇同样不可小觑,海外名校青睐“双一流”学子,交流交换、联合培养项目丰富多样;国内高校推免保研时,“双一流”高校接收名额占比可观,学术深造之路越走越宽。

校园生活中,“双一流”高校学术氛围浓郁如醇酒,大师讲座、学术论坛精彩纷呈,学生视野与思维在知识碰撞中拓展升华。国际交流频繁,海外游学、实习不再遥不可及,学子们得以接轨世界,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栋梁之材。

(三)对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加速

从宏观国家层面俯瞰,“双一流”扩容意义非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步。高等教育布局得以优化重塑,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崛起,填补高教洼地,为当地经济腾飞注入“知识芯片”,缩小区域差距,全国一盘棋协同发展。

在科技创新前沿,扩容后的“双一流”高校集群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力军。基础研究领域,高校聚焦“卡脖子”难题,在芯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赛道发力冲刺,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打破西方技术封锁。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大步迈向生产线,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装上“科技引擎”。

社会服务领域,高校智囊团为国家政策制定、社会治理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撑。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无缝对接,为各行各业输送适配人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国际舞台上,“双一流”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闪亮名片。学术成果频登国际顶刊,国际科研合作话语权提升,吸引全球学子来华求学,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稳步迈进。

五、展望未来,共筑高等教育新辉煌

“双一流”扩容,如同一把火种,点燃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火。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对于有望入围的高校,应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育人初心,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深耕学科建设,以特色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汇聚天下英才,培育时代栋梁。

已在“双一流”队列的高校,要勇立潮头,持续奋进,向着世界顶尖水平冲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跃升。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各界,也应携手并肩,为高校发展营造良好生态,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完善评价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高校科研成果更多惠及民生、赋能产业。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双一流”高校集群必将蓬勃壮大,高等教育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书写出更加绚丽辉煌的时代华章!

来源:播优私塾中高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