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大流行,你中招了吗?

360影视 2025-01-13 14:41 2

摘要: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且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且它的基因组是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这使得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重组,从而

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且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且它的基因组是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这使得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重组,从而产生新的病毒亚型。

流行季节

甲型流感在温带地区,一般呈现季节性流行,主要在秋冬季节高发,通常从10月到次年3月左右。不过,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甲型流感可能全年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因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较为温暖湿润,人群的活动方式和环境因素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更为复杂。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这是甲流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当甲型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会从口中喷出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短时间悬浮,周围的人如果近距离接触(一般在 1 - 2 米范围内),就很容易吸入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而被感染。

接触传播: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健康人如果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共用的餐具、玩具等,然后再用污染的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病毒就会趁机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

易感人群和传染源

儿童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均是易感人群。传染源:主要是甲型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症状后的 1 - 7 天内,体内病毒载量较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大量病毒。隐性感染者同样可以排出病毒,在人群中不知不觉地传播疾病。

临床表现

感染甲流后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多数表现为急性起病,可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流涕、流眼泪以及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下降等症状,少数患者有咳嗽、鼻塞等症状,有的可表现为肺炎或者腹泻,发热可高达39-40℃,通常发热3-5天逐渐消退,头痛、乏力、肌痛、流涕等1周左右明显好转,但咳嗽、咽痛可持续更长时间。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新生儿感染后可能没有上述症状,但会出现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需提高警惕。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具体症状因人而异。

得了甲流之后,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感染甲型流感后,患者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建议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成年人来说,7 - 8 小时的睡眠较为合适,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

补充水分和营养:多喝水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有助于缓解喉咙疼痛等症状,同时也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在营养方面,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中成药有板蓝根颗粒、小柴胡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

缓解咳嗽:对于咳嗽症状,如果是干咳,可以使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如果咳嗽伴有较多痰液,可以使用氨溴索、福多司坦等祛痰药。

抗病毒治疗

药物使用时机:对于病情较重、症状持续不缓解、伴有高危因素(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等)的患者,一般建议在发病后的 48 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过,即使超过48小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仍然可有一定的益处。

常用药物:目前常用的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RdRp)(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血细胞凝集素抑制剂(HAI)(阿比多尔)、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虽为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药,不建议使用。

甲流科学预防措施

(1)个人防护: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都是类似的。

● 勤通风

● 戴口罩

● 做好手卫生

● 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 保持社交距离

● 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来源:家庭医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