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民规模超11亿人,超17%人口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

360影视 2025-01-17 18:19 2

摘要: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 :《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另外,我国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 :《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另外,我国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

当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刘郁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政策与国际合作所所长王常青等嘉宾出席《报告》发布会,并共同探讨如何以实数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主办方供图。

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间,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互联网域名总数为3302万个,“.CN”国家顶级域名数量达2082万个;截至11月,累计建成5G基站419.1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2.09亿户。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刘郁林在致辞中如此表示。根据现场数据,2024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已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5万个。

过去一年,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还与消费流通、公共服务、农业农村进一步深度融合。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在线餐饮、即时配送等数字服务保持较快增长,城市IP、体育演出、非遗文化等实数融合场景层出不穷;政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更加智慧;涉农数据进一步汇合,“寄递+农村电商+农特产品+农户(合作社)”模式广泛推广,村企双向“奔富”。

同时,跨境电商、内容产业等数字新产业出海也获得发展。据《报告》统计,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达2.63万亿元,增长10.8%;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全年实际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刘郁林建议,互联网行业发展紧跟数字时代发展浪潮,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两个融合”,加快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产业”数字化升级,拓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数字化场景,谱写实数融合新篇章。

我国2.49亿人表示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

近两年,我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涌现。现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另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5.65%。

张晓认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路径逐渐明确,实现产业化应用落地,对赋能新型工业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首先体现在网民应用方面。据她介绍,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3.31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3.5%;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

其中,20-29岁网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41.5%;其次为30=39岁网民,比例为23.9%;19岁及以下网民也达到21.1%。另外,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占比达77.6%;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办公助手的用户占比达45.5%。

在网络视频等文化娱乐产业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到内容策划、制作、宣发、个性化推荐和线上营销等各业务场景中,提升内容创作质量及商业变现效率。例如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目前已有超过600万用户,累计生成超6500万个视频和超1.75亿张图片。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下,各大基金、民间资本、大型企业等纷纷投入资金,助力行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现场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共发生504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融资事件,合计金额约812亿元。

张晓观察到,过去一年,人工智能支持政策频出,充沛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在国家层面,《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等文件相继发布。

在地方层面,各级政府也有针对性制定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仅202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就有9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行动计划或措施文件。”张晓说。

另外,人工智能相关底层和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智能物联终端和工业云部署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装备等产品加速迭代,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现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英姿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来源:上上默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