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与K-Pop:短视频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360影视 2025-01-21 19:27 3

摘要:短视频以其即时性、碎片化、多样化的传播特质,正在重塑全球文化传播的方式。在当代媒体生态中,短视频不仅是一种文化展示的工具,更是一种跨文化对话的桥梁。通过适配不同文化背景、扩大特定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以及赋能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短视频正在推动文化输出进入新阶

原创作者:黄梦光

短视频以其即时性、碎片化、多样化的传播特质,正在重塑全球文化传播的方式。在当代媒体生态中,短视频不仅是一种文化展示的工具,更是一种跨文化对话的桥梁。通过适配不同文化背景、扩大特定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以及赋能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短视频正在推动文化输出进入新阶段。

第一部分:短视频的文化适配性与跨文化视觉共性

短视频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首先在于它的媒介特质与文化适配性的深度契合。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中指出:“媒介即讯息。”短视频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还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方式、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及文化的互动模式。

在日本,“御宅文化”的短视频以二次元动画和手工模型制作为核心,呈现出细腻的情感与高度的艺术感,吸引了全球大量粉丝。而在韩国,K-Pop短视频通过明星舞蹈挑战和幕后花絮,拉近了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构建了高度互动的粉丝文化。这种适配性不仅限于内容本身,还体现在短视频与地域文化、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上。

与此同时,短视频也在塑造一种跨文化的视觉共性。在全球化时代,用户对短视频中情感、叙事和视觉的需求正趋向一致。例如,全球范围内点赞量较高的短视频通常包含以下元素:强烈的情感张力、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和简单易懂的叙事结构。这种视觉语言让短视频跨越了语言障碍,使其成为一种全球文化交流的普适工具。

第二部分:短视频如何扩大特定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短视频作为文化产品推广的利器,不仅能吸引流量,还能塑造影响力。以下几个案例具体展示了短视频如何让特定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

案例一:韩国K-Pop的全球传播

防弹少年团(BTS)的全球成功离不开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他们在TikTok上发布的舞蹈挑战#BoyWithLuv,不仅吸引了全球粉丝的模仿,更让这一单曲在上线两周内登上了多个国际榜单。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的执行总监李敏昊曾提到:“短视频赋予文化内容无限扩展的可能性,它将粉丝从观众变成了参与者。”

这一策略通过高参与度和强互动性,让K-Pop在全球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感,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短视频不仅是展示,更是连接。

案例二:意大利网红“Pasta Granny”的成功

“Pasta Granny”通过短视频记录意大利老奶奶手工制作意面的过程,展示传统美食与家庭故事。这些视频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味”,还在于它们触动了全球观众对传统、亲情和文化的共鸣。创始人维多利亚·艾戈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短视频让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感受到这一过程的温情。”

这些视频吸引了大量粉丝,也带动了意大利美食旅游的增长。一些观众甚至表示,他们因为这些短视频第一次对意大利的家庭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表明,短视频不仅在扩大特定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还能激发观众深入探索的欲望。

案例三:美国短视频红人Tabitha Brown

Tabitha Brown通过短视频推广素食文化,她独特的叙事方式——用温暖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与观众交流,迅速成为现象级红人。Brown的成功不仅是素食文化的胜利,更是短视频将“小众文化”带入主流视野的最佳证明。美国一家营销公司的CEO尼克·贝利在采访中评价道:“Tabitha让每个看过她短视频的人都觉得,素食是一种可以与幸福和健康紧密结合的生活方式。”

第三部分:中国短视频的文化特质与软实力潜力

中国的短视频创作者在挖掘本土文化时,充分展现了地域性与现代化叙事的结合,推动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接受。

案例一:彝族短视频创作者阿普

阿普的短视频以火把节、彝族服饰等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数百万粉丝。他的视频不仅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还通过现代化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生活。这些短视频的成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引发了对彝族文化保护的讨论。

一位美国文化评论家在其专栏中评价道:“阿普的视频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丰富的文化竟然此前未曾了解。”通过短视频,彝族文化的故事不再局限于区域内,而成为全球文化版图的一部分。

案例二:故宫文物短视频与“国潮热”

故宫博物院的短视频项目以拟人化的文物为主角,生动地讲述历史故事。视频上线后,相关文创产品销量大幅增加。以“千里江山图”为主题的短视频发布后,评论区聚集了大量网友留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一位国外用户写道:“我第一次知道这幅画来自中国,短视频的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它的美。”

这些视频不仅带动了“国潮热”,还让更多人意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数字化创新,故宫成功将历史与现代连接起来,既触动了年轻人,也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赞誉。

第四部分:短视频与中国软实力的未来

短视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但其潜力远不止于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短视频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未来的战略不仅要考虑技术创新和内容创作,还需要从全球视野出发,更加注重文化的本土化与跨文化的深度融合。以下是一些未来展望和具体的路径:

1. 全球叙事的构建:将中国文化与国际视角相结合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输出的方式不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跨文化互动和共同创造的过程。未来,短视频内容不仅要保留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还要能够与世界各地观众的情感和需求产生共鸣。通过加入国际创作者的参与,既能带来文化上的多样性,也能提高内容的跨文化适应性。

具体路径:

开发符合全球不同市场需求的定制化内容,例如通过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方式,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轻人。

加强与海外短视频创作者的合作,让他们参与中国文化内容的创作与传播,让全球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预期效果:

短期内将有更多国际观众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到中国文化,长期而言,可以形成一个更具全球吸引力的中国文化叙事框架,提升文化认同感。

2. 技术创新与精准推送:提升全球传播效率

短视频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算法支持。未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短视频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根据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推送最适合的中国文化内容。这不仅能提高观看率,也能增强观众与内容之间的情感连接。

具体路径:

运用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文化偏好,并通过AI技术为他们量身定制短视频内容。

推出多语言版本,增强全球观众的理解与参与,尤其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通过实时翻译和字幕增强文化的传播力。

预期效果:

通过精准推送,可以提高内容的覆盖面和受众粘性,短视频平台也将成为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文化传播平台。

3. 跨国创作者生态的搭建:共创全球文化

短视频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可以促进全球创作者合作的生态圈。中国可以通过打造“文化共创平台”,邀请全球创作者和文化领袖加入,围绕中国文化进行创作和传播。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能促进文化交流,还能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具体路径:

开展全球创作者大赛或文化创意活动,邀请海外创作者制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增加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鼓励中国内容创作者走向国际,推动他们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创作者共同创作,形成跨国文化共创的生态链。

预期效果:

通过这种共创模式,短视频内容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进程。预计未来几年,创作者社区将成为全球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4. 本地化互动:让文化更有温度与触感

文化输出不仅仅是内容的传播,更是情感的连接。通过与观众建立深度的互动,短视频能够让全球观众体验到中国文化的温度。这不仅仅是视频观看,更是文化体验的分享。

具体路径:

举办线下文化体验活动,如“短视频与中国文化”全球巡展,让观众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国传统手工艺、艺术、服饰等,深度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国际节庆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例如通过春节期间的短视频挑战活动,吸引全球年轻人参与互动,增强文化的全球互动感。

预期效果:

通过线下与线上的结合,文化输出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提升,预计会有更高的观众参与度和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强烈的文化归属感。

5. 文化与经济共融:创造更深远的影响力

未来,短视频不仅是文化输出的工具,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将短视频内容与文化产品结合,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商业化和品牌化,使其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全球文化产业。

具体路径:

将短视频与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例如通过短视频宣传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文创商品,让全球用户通过平台直接购买和体验。

推动虚拟偶像等新兴文化产品的短视频营销,借助其国际影响力,形成强大的文化品牌效应。

预期效果:

通过这种文化与经济的双轮驱动模式,短视频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向全球,预计未来几年将形成多个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与引用出处: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2.李敏昊,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23年全球短视频峰会发言。

3.维多利亚·艾戈特,BBC专访《Pasta Granny:从厨房到全球》,2022年。

4.尼克·贝利,《短视频中的商业潜力》,《哈佛商业评论》,2023年。

5.郑健,《短视频与文博热现象》,《博物馆学杂志》,2023年第4期。

6.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牛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介绍:

来源:华文融媒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