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听”法。昆虫没有耳朵,它们的听力器官叫做鼓膜器,实际上是空气振动的传感器。有的昆虫用触角做鼓膜器,有的用肢节,有的用脚。会发声的昆虫对声波敏感,有上百个鼓膜器,不会发声的昆虫只有几个。昆虫只能听到一个不宽的频带,以便逃生或求偶。
在前几期的文章中,我们讲过了发声和传声。今天,我们再来讲听声。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听”法。昆虫没有耳朵,它们的听力器官叫做鼓膜器,实际上是空气振动的传感器。有的昆虫用触角做鼓膜器,有的用肢节,有的用脚。会发声的昆虫对声波敏感,有上百个鼓膜器,不会发声的昆虫只有几个。昆虫只能听到一个不宽的频带,以便逃生或求偶。
鱼会发声,也会听声。这是科学家们在1960年代后才发现的。鱼没有外耳,但有内耳(图1)。鱼的内耳结构与人的相似(人是从鱼进化来的),是一个由管道和腔室组成的系统,腔室里面有耳石及感觉毛细胞神经。鱼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声波在鱼体内传播的振幅和频率和在水中传播差不多。不过耳石的密度大约是鱼身体的三倍。当声波通过管道接触耳石时,耳石的振动频率与周围组织的振动频率不同,因此腔室中的感觉毛细胞可以感知,并向大脑发送信号。
图1,鱼的听觉系统
鸟的耳朵与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耳朵十分相似,但有两个不同。一是没有外耳耳廓(猫头鹰例外)。二是只有一个耳石(像鱼一样)。声波首先传到鼓膜,接着传到的耳石,然后到耳蜗。耳蜗充满液体,还有许多毛细胞神经末梢。毛细胞把耳蜗液体的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鸟的听力范围比人要窄,但对声音的大小、音调和节奏更敏感。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容易地辨别出特定的声音。此外鸟的毛细胞会不断地再生,因此鸟类一生都能保持听力。而人的听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受损后无法再生。猫头鹰还有一个特点:两耳的听力是不对称的,因此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图2)。读者可以做个实验:让你的同伴蒙上眼睛,你站在他的身前或身后轻轻拍手,他应该感知不到你站的位置。但猫头鹰却没有问题。
图2,猫头鹰左右耳听到的声音信号有个时间差,因此能够准确锁定位置
人的听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使我们能够通过声音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参见「如虚如实说」| 我们是怎样感知的?机器是怎样感知的?)。这个过程由两个部分组成:生理部分和认知部分。
听觉的生理部分由耳朵完成,用于获取声波。人的耳朵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图3):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用于收集声波并导入耳道。
中耳是一个充满空气的腔室,里面有三块小听骨(耳石):锤骨,砧骨和镫骨。当声波穿过耳道时,会引起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这三块听小骨放大,然后通过一个椭圆窗口进入内耳。
内耳就是耳蜗,里面充满了淋巴液。听骨的振动在淋巴液体中产生波动,进而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神经。这些毛细胞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听神经发送到大脑。这一部分与其他动物相似。
图3,人耳的结构
听觉的认知部分由大脑完成(图4)。从耳蜗传来的信号经过听神经送到大脑的听觉皮层,由听觉皮层联系大脑的其他部分(如视觉、触觉、味觉、记忆、经验等)作出认知。例如我们听到鸟叫会想到树林中安静的小路,看到大海会想到海浪的声音,听到锅碗瓢勺的声音会想到饭菜的香味,摸到闹钟会想起铃声......
图4,人的听觉认知系统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音乐最为特别。近年来,音乐治疗学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例如:
和声
即同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声音。不协调的和声会让人感到惊讶、奇怪、恐惧,而协调的和声则能让人感到轻松、惬意;
力度
音乐力度的突然增加会让人吃惊,缓慢增加则让人紧张;
节奏
即有规律的强弱变化。音乐的节奏会引起人体的共鸣。海潮的节奏与人的呼吸同频,所以走在海报边会觉得放松。现代流行的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则利用节奏来让人激动起舞;
旋律
即特定的音乐片段。对不同旋律的喜好因人而异;
速度
音乐速度的影响与节奏有些相似。快速容易引起动感,慢速可以催眠。
音乐治疗对情感和心理受到挑战的人特别有用。
有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亲腹中就能听到声音。新生婴儿会循声做出反应,儿童学声很快。但成年后听觉就定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长期暴露噪音之中、疾病、以及其他的原因,听力会衰减。听力衰退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神经性耳鸣(Tinnitus)。神经性耳鸣源自耳蜗中的部分毛细胞神经受损,大脑的听觉皮层收不到这些毛细胞神经的信号,因此加大了放大倍数,从而造成了持续的噪声。据统计,百分之十五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性耳鸣。
听力受损无法修复。因此要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塞,在使用耳机时保持安全的音量,在无法避免的噪音中工作时定期离开并注意休息等等。
另外还要讲讲我们每天通微信、打电话都要用到的麦克风。在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的《西游记》中讲到玉皇大帝手下有“千里眼”“顺风耳”二神。今天千里眼与顺风耳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功能。要完成万里传声麦克风必不可少。
最早提出麦克风的是英国发明家查尔斯·惠特斯通爵士(Charles Wheatstone (1802年—1875年)。惠特斯通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在伦敦开了一家制作与销售乐器的小店。因此他从小就对声学很感兴趣。他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但勤奋好学。他有好几个发明,包括电报(与他人一起)、桥式电路(Wheatstone bridge,在前人的基础上修改)、打字机(与电报机配套)等等。在如虚如实说|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一文讲到声波按平方反比规律衰减,因此不能远传。惠特斯通想出了一个用电力把声波放大的方法(图5),他把这个他的设计叫做“麦克风”(microphone)。惠特斯通与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1867年)同一时代,两人是好友(参见「如虚如实说」| 那些被冠名为“电学单位”的名人们)。
图5,惠特斯通和他设计的麦克风
麦克风是著名的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1931年)发明的。爱迪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在小学时被老师认为迟钝。他妈妈一气之下把他带回家,自己来教他。爱迪生12岁时开始在铁路旁边摆卖。不久因病几乎失聪。15岁时他在铁轨上救下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是个电报员,感激之余就教他学会了收发电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一面当电报员,一面学技术,搞发明。22岁时他开始创业。在后来的数十年间,他勤奋工作,从不言败。他有一句名言:“人最大的弱点是放弃,最可能成功的方法是再试一次”。他做出了许多重大发明,包括电灯泡、留声机、直流电机、电影机等。麦克风是他和他的一个同事共同发明的。他的同事申请了专利后跳槽到了别的公司。爱迪生告上法院,最后获得了专利权(图6)。
图6,爱迪生和他的麦克风
1892年,爱迪生与几个朋友一起创立了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这个公司很快就成了跨国公司,一直到现在都是世界500强。
1929年,为了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50周年,爱迪生的好友亨利·福特(Henry Ford,1863年—1947年)与通用电气公司联手在密西根举办了一个庆典(Lights Golden Jubilee 1929年),来宾包括时任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 1874年—1964年),正在美国访问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年—1934年),发明照相机的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1854年—1932年,参见如虚如实说 | 你知道光是如何成像的吗?),奥维尔·怀特(Orville Wright,1871年—1948年)(奥维尔是首先成功飞行的怀特兄弟中的弟弟,此时他的哥哥已经病逝)等等(图7)。
图7,福特(左)与爱迪生(右)握手,旁边站立的是胡佛总统
图8是麦克风的工作原理:声波推动一块薄膜振动,薄膜又推动永磁体运动,永磁体运动时线圈感应出电信号,并向外发射。大家可以想象:把麦克风反过来用就是扬声器(俗称喇叭)了。
图7,麦克风的工作原理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麦克风是把声能转换成电磁能的换能器。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把声能与电磁能互相转换的方法有很多,因此麦克风也有多种,包括电动式、电容式、晶体式、电声式(electroacoustic)等等。不过把声能转换成电磁能容易,把电磁能转换成声能难。声波必须由振动发出。大鼓振动得慢,发出的是低音,小锣振动得快,发出的是高音。要同时发出低音和高音很难。所以高保真(High-Fidelity,俗称Hi-Fi)音响系统都有多个喇叭。
来源:杜如虚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