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学科素养,是开启教育成功之门的关键钥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一名教师若想在教育之路上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是绕不开的必修课。教师提升学科素养,有六大策略:
提升学科素养,是开启教育成功之门的关键钥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一名教师若想在教育之路上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是绕不开的必修课。教师提升学科素养,有六大策略:
一、深度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育人方向
课程标准是教育领域的“指南针”,它清晰地指明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育人的新标准与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并精准掌握学科课程标准。
例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都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张老师在教授小学语文课程时,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发现低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基础阅读习惯。
于是,他在教学中通过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故事大王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逐渐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心钻研教材内容,梳理知识逻辑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载体,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更要深入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数学学科为例,在教授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时,李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发现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到复杂的立体图形,知识点是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
在教学过程中,他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再通过图形的拼接、折叠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引入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轻松掌握新知识,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增强内容趣味性
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在科学课上,王老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带领学生在校园的种植园里亲手种植蔬菜。
学生们在播种、浇水、施肥的过程中,真切地观察到植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深刻理解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这种将课堂延伸到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
高质量的有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师提升学科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难题。例如,某中学的英语教研组定期开展公开课观摩与评课活动。
每次公开课结束后,教师们都会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年轻教师能快速成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
五、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领域不断发展,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教师要保持学习的热情,持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 + 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赵老师积极学习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将多媒体资源、在线互动工具等融入日常教学中。他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随时随地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严抓学生思想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教师还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挖掘思想教育元素。
例如,在历史课上,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时,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在语文课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班主任刘老师注重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如“诚信伴我行”“团结就是力量”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学科素养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运用这六大策略,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在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简单是福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