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临终前给了条破围巾 奶奶看到立马跪下 这是我妈留给我的信物!

360影视 2025-01-31 00:12 2

摘要:我叫李小满,1985年出生在浙江一个叫石桥镇的小地方。这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从记事起,我就跟着奶奶住在镇上一间老屋里。

人们常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可有些恨,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化解;有些爱,却要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能表达。

我叫李小满,1985年出生在浙江一个叫石桥镇的小地方。这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从记事起,我就跟着奶奶住在镇上一间老屋里。

那是栋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砖房,红砖青瓦,门楣上还有剥落的标语痕迹。房前有条小河,河边种着几棵老柳树。每到春天,柳絮纷飞,像下了一场绵绵的雪。

父亲常年在外地跑运输,母亲在我六岁那年改嫁了。从那以后,我就彻底成了奶奶的”小尾巴”。奶奶是个很要强的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把我养得白白胖胖。她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的早市买菜,回来给我煮一碗香喷喷的馄饨或是阳春面。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很少笑,总是板着一张脸。镇上的人都说她是个”铁面阎罗”。但只有我知道,奶奶其实心很软。每次看到电视里播放《孝子贤孙伺候老人》的新闻,她都会偷偷抹眼泪。

小时候,我曾问过奶奶:“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外婆?”奶奶的脸立刻就阴了下来,重重地把碗往桌上一放:“不许提她!”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奶奶面前提起外婆的事。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直到2023年春节前。那天,我正在县城的超市买年货,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母亲压低了声音:“小满,外婆病重了,你要不要去看看她?”

我握着手机愣在原地。外婆,这个从未谋面的亲人,突然变得如此真实。母亲在电话里说,外婆住在离县城四十公里的山村里,一个人住在一间老房子里。

“要不要告诉奶奶?”我犹豫着问。 “先别说,”母亲叹了口气,“你也知道她们的关系。”

第二天一大早,我骑着电动车载着母亲,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外婆的村子驶去。那是个藏在群山中的小村子,叫杨梅村。一月的山村,光秃秃的山坡上只有几簇干枯的芒草在寒风中摇曳。

母亲指着一栋低矮的土坯房说:“就是这里。”

推开摇摇欲坠的木门,屋里昏暗潮湿。一个瘦小的老人躺在木板床上,床边放着几瓶药。看到我们进来,老人挣扎着要坐起来。

“外婆,我是小满。”我轻轻扶住她。外婆的手骨节粗大,皮肤粗糙,一看就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手。她的眼睛浑浊,却执着地盯着我看。

“像,真像,”外婆喃喃地说,“像你奶奶年轻的时候。”她示意我打开床头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包裹。打开层层包裹,里面是一条蓝白相间的毛线围巾,已经泛黄发旧,还有几个破洞。

“这是我最值钱的东西了,”外婆把围巾塞到我手里,“你带回去吧。”

我不明白一条破旧的围巾有什么值钱的,但还是收下了。临走时,外婆拉着我的手说:“有空常来看看我。”

回到家,我把围巾藏在衣柜深处。可还是被收拾房间的奶奶发现了。那天,我正在院子里晒被子,突然听到屋里传来一声尖叫。冲进屋里,看见奶奶瘫坐在地上,手里紧紧攥着那条围巾。

“这是从哪来的?”奶奶的声音发抖。 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是不是她给你的?”奶奶的眼睛红了,“你去见她了?”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从来没有这么失态过。她颤抖着站起来,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三十八年了,整整三十八年了…”

那天晚上,奶奶第一次告诉我当年的往事。

1985年的冬天,奶奶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奶奶,和外婆是最要好的闺蜜。那年腊月,外婆要去山里采药…

那年腊月,外婆要去山里采药。太奶奶担心她一个人去危险,非要陪着。那天山里下着小雪,山路湿滑。外婆采药时一脚踩空,眼看就要掉下山崖,太奶奶一把拉住了她,却自己失去了重心。

当村里人找到太奶奶的时候,她已经断气了。外婆跪在太奶奶身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噩耗传回村里,奶奶崩溃了。她认定是外婆害死了她的母亲,无论外婆怎么解释,她都不愿意听。

那条围巾,是奶奶十八岁时织给太奶奶的第一件礼物。她一针一线地织了整整一个月,用的是当时最好的毛线。太奶奶心疼这围巾,舍不得戴,一直锁在箱子里。直到那年腊月上山,她才把围巾戴上。

说到这里,奶奶的声音哽咽了:“那天晚上,我去太平间找娘,看到她脖子上还戴着这条围巾。我想把围巾取下来,可外婆说,这是娘最后的遗物,她要替娘保管。我当时气疯了,觉得她夺走了我娘,现在连这条围巾也要夺走。”

从那以后,奶奶再也没见过外婆。外婆也搬离了村子,再没回来过。

“她为什么现在要把围巾还给我?”奶奶紧紧攥着围巾,“是不是…是不是她不行了?”

我把外婆生病的事告诉了奶奶。没想到奶奶二话不说,披上外套就往外冲。我赶紧骑上电动车载着她去杨梅村。一路上,奶奶不停地说:“快点,再快点。”

可我们还是来晚了。推开门的时候,外婆已经走了。床边放着一封信,是外婆留给奶奶的。

“小芹,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那天的事,我一直想当面告诉你。你娘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说:‘小翠,这围巾你帮我收着。等我闺女消气了,你再还给她。告诉她,娘永远爱她。’”

外婆在信中说,这三十八年来,她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奶奶的生活。92年奶奶为了给我父亲换拖拉机卖房子的时候,那笔神秘汇款是外婆托人送来的。95年我得肺炎住院,匿名捐款的好心人也是她。

整理外婆的遗物时,我们在一个旧皮箱里发现了一摞信。信是外婆写给奶奶的,却从未寄出。每封信都详细记录着奶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在镇上摆摊卖红薯的艰辛,给我织毛衣时熬夜的咳嗽声,屋顶漏雨时焦急的眼神。

信中还夹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太奶奶,戴着那条蓝白相间的围巾,笑得那么温暖。照片背面写着:对不起,芹妹,是我没保护好你娘。这份愧疚,我要用一辈子来赎。

奶奶捧着这些信,在外婆的床前跪了整整一天。她把那条围巾挂在外婆的床头,一遍遍地说:“对不起,翠姐,我不该怪你。”

外婆走后,奶奶换了个人似的。她把那条围巾珍藏在箱底,每年清明都要织一条新的围巾,带着我去杨梅村。她会把新织的围巾挂在外婆墓前的柳树上,然后坐在墓前,絮絮地说起这一年发生的事。

那条蓝白相间的旧围巾,见证了一段跨越三十八年的恩怨,也见证了两个母亲的爱与痛。如今,它依然躺在奶奶的箱底,不再是仇恨的象征,而成了爱与和解的见证。

这世间的恨真的有解不开的结吗?或许答案就藏在一条围巾里,藏在一个母亲温暖的叮嘱里,藏在另一个母亲默默的守候里。只可惜,我们总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等到再也无法说出口的时候,才明白有些话其实一直都在心里。

来源:一遍真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