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减一半,血糖降一档?春节,改变饮食让糖尿病管理更简单!

360影视 2025-02-04 09:14 2

摘要:春节到了,亲朋好友团聚,桌上少不了各种美食:饺子、米饭、年糕、汤圆,还有琳琅满目的糖果点心。每一口都充满了节日的幸福感,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高碳水化合物的美食可不只是“快乐源泉”,还是血糖飙升的潜在“炸弹”。

原创 心肾代谢时讯 心肾代谢时讯

2025年01月28日 10:07河北

春节到了,亲朋好友团聚,桌上少不了各种美食:饺子、米饭、年糕、汤圆,还有琳琅满目的糖果点心。每一口都充满了节日的幸福感,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高碳水化合物的美食可不只是“快乐源泉”,还是血糖飙升的潜在“炸弹”。

那么问题来了:春节的餐桌上,到底怎么吃才能做到“享受不发胖,开心不升糖”?最近,一项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EM)上的研究在原理层面上给了患者建议:低碳水饮食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这些小细胞是身体控制血糖的核心“战斗单位”。这一说法让我们看到了控制2型糖尿病的新希望。

低碳水饮食:给β细胞减减压

在解释这项研究之前,我们先来聊聊2型糖尿病的“幕后元凶”:胰岛β细胞。β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快递员”,将血液中的糖分送往细胞内储存或利用。但当我们长期摄入高碳水饮食时,β细胞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度上升,久而久之,它们就会“累垮”——分泌能力下降,导致血糖失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低碳水饮食能够显著改善β细胞的功能——研究中的参与者坚持低碳水饮食12周后,他们的急性C肽反应(一个衡量β细胞分泌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了2倍!这就好比给β细胞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它们重新活力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不仅如此,β细胞的“灵敏度”也有了显著改善。研究中一个叫“处置指数”(DI)的指标提升了32%。这个指标是β细胞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一种“协作分数”,分数越高,说明身体越能灵活地控制血糖。

和你的血糖“谈判”

研究中还有一个亮点是低碳水饮食对种族之间的差异化影响。例如,在非洲裔美国人(AAs)群体中,急性C肽反应的提升幅度比欧洲裔美国人(EAs)群体更大(110% vs.48%)。这说明,低碳水饮食可能对一些高风险人群效果更显著。

除此之外,虽然这项研究中未显示出胰岛素敏感性的明显改善,但之前的其他研究已经证明,低碳水饮食还可以降低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药物使用需求,让血糖管理更加轻松。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长期研究中,有多达70%的低碳水饮食参与者减少了降糖药的剂量,部分人甚至完全停用了药物。

低碳水饮食不是“万能钥匙”

虽然听起来很有希望,但低碳水饮食也有一些局限性。

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存疑

本次研究的参与者都是病情相对较轻(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9,大多数患者的目标是把这个数值控制在7.0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间不到10年。对于病情更严重的患者,可能还是需要遵医嘱继续吃药。

这项研究样本量不大,而且参与者主要是非洲裔和欧洲裔美国人,对其他种族和地区的人群(比如亚洲人)是否适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毕竟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代谢特点差异较大,可能对低碳水饮食的反应也不同。

高脂饮食的潜在风险

低碳水饮食的一个“副作用”是脂肪摄入的比例大幅提高。虽然短期内并未发现明显问题,但长期吃高脂肪饮食是否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然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研究的作者、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的营养研究员Marian Yurchishin提醒大家,该研究的结果不意味着低碳水饮食能完全取代医疗干预,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风险的患者来说。但它确实可以成为生活方式治疗的好帮手,通过改善β细胞功能,让血糖控制得更好,或许还能减少药物的使用。

低碳水饮食究竟该怎么吃?

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采用的是一种“极低碳水”方案,将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控制在50克左右,大概仅相当于一小碗米饭的量!取而代之的是增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比如鱼、瘦肉、坚果、牛油果等。不过,具体的饮食搭配还是因人而异,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实施。

春节低碳水饮食推荐

1.主食替代:少吃米饭,多吃低碳水替代品

传统主食少量尝:过年吃饺子、汤圆这些主食是难免的,但可以控制量,比如饺子吃3到5个,汤圆吃一个解馋即可。
低碳水主食推荐:将米饭、面条等高碳水主食换成花椰菜米、魔芋米或藜麦;或者直接用蒸南瓜、紫薯代替,既健康又有节日气氛。

2.多选优质蛋白:让肉菜成为餐桌主角

春节桌上肉菜种类多,优先选择健康的蛋白质来源,比如清蒸鱼、炖鸡肉、瘦牛肉、海鲜等,这些不仅能饱腹,还不会让血糖飙升。

避免油炸食品和过多肥肉,比如糖醋排骨可以改成清炖排骨,减少不必要的糖和脂肪摄入。

3.蔬菜要多样,低升糖指数更佳

餐桌上多安排低升糖指数的蔬菜,比如西兰花、花椰菜、芦笋、黄瓜等,可以炒着吃、凉拌或直接清蒸。

避免吃太多淀粉含量高的蔬菜,比如土豆、红薯等,虽然它们是健康食物,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控制量。

4.零食点心变健康:选择坚果和高蛋白食品

春节零食种类繁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碳水含量的坚果(比如杏仁、核桃、榛子等),但要注意控制量,每天一小把(约25克)即可。

对于喜欢甜点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些无糖或低糖版本的糕点,既解馋又不让血糖飙升。

值得一试,量体裁衣

吃好不等于吃多,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可以适当放松,但要掌握分量和种类平衡。低碳水饮食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是2型糖尿病或者有其他代谢问题的患者,想尝试低碳水饮食,务必记得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毕竟,科学干预讲究的是“因人而异”,而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让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为糖尿病管理带来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Barbara A Gower, Amy M Goss, Marian L Yurchishin, Sarah E Deemer, Bhuvana Sunil, William T Garvey, Effects of a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 on β-Cell Response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4;, dgae670, https://doi.org/10.1210/clinem/dgae670

来源:营养和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