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外孙女大学名额被顶替,女儿向他求助,他:不像话,严查

360影视 2025-02-05 12:50 2

摘要:孔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经历一场“被顶替”的荒唐戏码。1979年,高考成绩揭晓那天,她兴奋得整晚没睡。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孔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经历一场“被顶替”的荒唐戏码。1979年,高考成绩揭晓那天,她兴奋得整晚没睡。

她很清楚,自己的分数远远超过了理想大学的录取线。

可谁能料到,几个月后,等待她的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时,她的同学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唯独她的家中一直静悄悄。

这可急坏了她的母亲孔淑静。

孔辉的母亲虽然嘴上安慰女儿“别担心,分数高,学校不会不录取”,但心里却七上八下,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查了几次后才发现,孔辉的大学名额被人顶替了。

这事传到孔淑静耳朵里,简直像平地起惊雷。

她的父亲孔从洲,可是开国中将,整个家庭一向低调,从不仗势欺人。

可这回,居然有人敢把手伸到自家头上?

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

孔辉的成绩够上重点大学,但某些人显然不甘心。

于是,利用职权操作,硬生生把孔辉的名额拿走了。

这种事在那个年代并不算新鲜,但偏偏撞到了孔家头上。

孔淑静血往头上涌,直接找到父亲孔从洲。

她心里清楚,父亲是个讲原则的人,可这次她压根没想过退让。

她的想法很简单:女儿的名额必须要回来,公道也得讨回来。

孔从洲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脸色铁青。

他拍着桌子说:“这太不像话了!必须严查!”可话虽如此,他的态度却让孔淑静有些意外。

作为开国中将,孔从洲一生公正无私,甚至对家里的亲人也极为严格。

孔淑静试探性地提议:“爸,要不让哥哥出面协调一下?毕竟哥哥的身份特殊,解决起来也容易。”她的哥哥孔令华,是毛主席的女婿,放在当时,这样的身份确实非同一般。

但孔从洲态度坚决:“这事不该找你哥,也不该找我。

教育局的事,还是要按规矩办。”一句话堵得孔淑静哑口无言。

她怔怔地看着父亲,心里五味杂陈。

她明白父亲的为人,但女儿受了这样的委屈,作为母亲,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回到家里,孔淑静情绪低落,连脸上的神色都黯淡了几分。

孔辉看出了母亲的失落,倒是比她想得开。

她拉着母亲的手,笑着安慰:“妈,外公就是这样的人。

他一直讲规矩,哪怕是咱们家人也不例外。

我没事,北京广播大学上不了,我还可以去别的学校。”这份洒脱,倒让孔淑静一时间说不出话。

最终,孔辉去了西北工业大学,虽然不是她最初的目标,却在那儿一鸣惊人。

她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航天研究所。

多年后,她成了家族的骄傲,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句话: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回头再看这件事,既让人唏嘘,也让人深思。

孔从洲的坚持和原则,放在那个年代显得有些“另类”,但这种“另类”却让人敬佩。

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地位为家人谋私利,而是选择相信制度。

这种选择或许让孔辉母女受了委屈,但也成就了她们的独立与坚强。

有人说,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其独特的轨迹。

孔辉的故事,就是这种轨迹的一部分。

它让我们看到,公平有时会迟到,但只要心中有光,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来源:奋发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