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离世,专家称日本流感毒株和国内相似,背后真相几何?

360影视 2025-02-05 17:48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深冬时节,流感如同一只潜伏的猛兽,悄无声息地袭击着人们的健康。

近日,知名艺人大S因流感突发重症而离世的消息震惊了无数人。更让人不安的是,专家指出日本的流感毒株与国内高度相似。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身边的流感病毒也同样致命?普通感冒和流感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人轻轻松松熬过去,而有人却可能因此丧命?

今天,带大家揭开流感的真相,看看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这一“看似寻常,实则凶险”的疾病。

不少人对流感的认知还停留在“多喝热水、休息几天就能好”这样的层面。但事实上,流感可不是普通感冒,它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每年全球约有29万至65万人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而中国每年也有数万人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住院甚至死亡(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咳嗽等。而流感则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症状重,常伴有高烧(38.5℃以上)、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等。

此外,流感病毒更容易攻击呼吸系统,导致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提醒: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病情可能迅速恶化,需要特别警惕!

专家指出,日本近期流行的流感毒株与我国高度相似,主要以甲型H3N2和甲型H1N1为主。

这一发现意味着,国内当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日本的毒株在基因上存在较高相似度,可能具有类似的传播力和致病性。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监测数据,2024年冬季我国流感病毒活动度较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部分医院的儿科和呼吸科门诊量激增。

事实上,流感病毒变异的速度极快,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甚至一个打喷嚏就能让病毒扩散至数米远,短时间内感染多人。

换句话说,这波流感的传播性和致病性不容小觑,一旦防护不到位,感染风险极高!

流感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所引发的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约有10%-20%的流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而其中最危险的莫过于以下几种:

病毒性肺炎 & 继发细菌性肺炎
流感病毒可直接破坏肺部组织,引发致命性肺炎。更糟糕的是,它还能削弱免疫系统,让细菌乘虚而入,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许多因流感去世的患者,最终死于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

心肌炎
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可能会攻击心脏,导致心肌炎,严重者可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特别当心!

脑炎
少数情况下,流感病毒会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出现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等症状,严重者可能留有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这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损伤,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许多重症流感患者最终需要靠人工呼吸机维持生命。

所以,不要小看流感,它远比感冒“阴险”得多,严重时足以致命!

既然流感如此可怕,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呢?以下几点预防措施,关键时刻能救命!

流感疫苗并非“万能盾牌”,但它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也能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概率。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均建议:6个月以上的所有人群,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摸了带病毒的门把手、扶手等后再揉眼睛、摸嘴巴。

因此,勤洗手、避免用手摸脸,是简单又有效的防护方法。

流感高发季节,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地铁、商场、医院等),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健康的免疫系统是对抗流感的“天然盾牌”。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能有效增强抵抗力。

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胸痛等症状,不要硬扛,务必尽快就医!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更要特别警惕,及早干预才能降低重症风险。

大S的离世再次敲响了警钟——流感不容小觑,它并非“小病”,而是有可能夺走生命的隐形杀手。

面对流感,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应该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提前做好预防。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远离流感的最佳策略!

健康不是“等来的”,而是“防出来”的。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流感防护,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让悲剧重演!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中国流感流行趋势分析》

2. 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病毒监测周报》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流感疫情报告》

4.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流感的临床表现与防治策略》

来源:健康小助手

相关推荐